帕尔马修道院
帕尔马修道院
司汤达

帕尔马修道院

司汤达  

本书是《红与黑》的作者司汤达的又一部重要的长篇小说。主人公法布利斯从小赢得姑妈的钟爱,长成英俊青年后赢得很多女人的青睐;他从滑铁卢战场回到帕尔马,当上副主教后,邂逅一个女伶,误杀了女伶的情夫,被迫逃亡博洛尼亚,百无聊赖之际又遇上女歌唱家浮斯塔,演出了一场闹剧式的风流韵事……但这些都不是爱情,直到他锒铛入狱,遇到要塞司令的女儿克莱莉娅以后,才变成了另一个人。司汤达把他与这个高傲、纯洁的姑娘之间的爱情写得催人泪下。此外,书中对滑铁卢战争的描写体现了作者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成为文学史上的有名篇章。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4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218521
"用一把手枪和一颗子弹改变了欧洲文学史的小官员"——这句话用来形容司汤达再合适不过。《帕尔马修道院》里那个令人血脉偾张的滑铁卢战场描写,让后来的托尔斯泰在写《战争与和平》时都要脱帽致敬。这部作品就像一柄刺向浪漫主义心脏的利剑,用精确如外科手术般的笔法剖开了19世纪欧洲的政治乱局。 书中的法布里斯总让我想起《红与黑》里的于连,只不过这个意大利贵族少爷把野心藏在了天真烂漫的外表下。当他在战场上像无头苍蝇般乱窜时,那种荒诞感简直和《好兵帅克》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最让我拍案叫绝的还是监狱那段——谁能想到作者能把阴森的牢房写成爱情的温室?这种黑色幽默般的反差,大概只有司汤达这样的老狐狸才写得出来。 说实话刚开始读的时候差点被劝退。那些密密麻麻的意大利地名和政治阴谋,简直像在解一道高等数学题。但熬过前五十页后,突然就迎来了那个史诗级的滑铁卢长镜头——炮弹在耳边呼啸,战马在泥泞中挣扎,而我们的主角却像个迷路的游客般在战场上闲逛。这种把历史巨变写成荒诞剧的笔法,让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尼采说司汤达是"最后一个伟大的心理学家"。 读到克莱莉亚隔着鸟笼与法布里斯调情那段时,我忍不住把书扣在胸口平复心跳。这种将政治阴谋与爱情游戏编织得天衣无缝的功力,后来的《追忆似水年华》也未必能超越。虽然书中那些宫廷阴谋的细节有时让人头晕,但当法布里斯最终在修道院获得解脱时,突然就理解了司汤达藏在尖刻文字下的温柔:在这个荒谬的世界上,或许只有爱情和死亡才是真实的。合上书时窗外的梧桐正在落叶,恍惚间竟觉得是帕尔马公国的金色树叶飘进了我的书房。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916046
太拖沓了,看了一半就放下了。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411816
这本所谓的杰作让我感到疲惫。司汤达笔下的法布里斯像只无头苍蝇,在爱情与野心的迷宫里横冲直撞,却始终找不到出口。作者用洋洋洒洒的文字堆砌出一个充满激情与阴谋的世界,却掩盖不了人物内心的空洞。那些所谓轰轰烈烈的冒险,不过是贵族子弟无聊的消遣。整部小说就像一场精心设计的表演,看着热闹非凡,落幕时才发现根本没有触及灵魂的深度。
2025年08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248091
我们这一生,要学会战斗。亲王宫廷里明争暗斗,战场上子弹横飞,爱情里你争我夺,监狱中生死未卜。法布里斯从少年意气到亡命天涯,从懵懂无知到看透人心。他经历过对拿破仑的狂热崇拜,感受过监狱的绝望,体验过爱情的甜蜜与痛苦。最后他在修道院找到平静。他用一生告诉我们:人可以被打败,但不能被毁掉。
2025年08月01日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