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608247
2025年06月21日
《公孙龙子》虽然篇幅短小,但字字珠玑,尤其“白马非马”之论,看似诡辩,实则直指语言与现实之间的根本裂隙。读来颇觉痛快,先秦名家那种不囿于常识、敢于挑战固有思维的锐气令人神往。公孙龙可谓古代逻辑学的先锋,虽被后世斥为“辩者”,但其对概念的精准剖析,至今仍有启发意义。若放在当代,这般清醒而犀利的思辨者,恐怕也是稀缺的。
公孙龙子
知书房
公孙龙子
公孙龙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凡物流形
知书房
凡物流形
佚名 著
《凡物流形》是1994年发现的战国道家古佚书,是上博简中的一部重要著作,由曹锦炎整理,现存于上海博物馆,甲本第三简背有“(凡)勿(物)流型(形)”四字,故名。《凡物流形》大概作为早期黄老著作,在继承战国南方道家著作《太一生水》所提出“水(流体)为宇宙之母体和载体的命题”之后,继续深化发展太一(水道)思想。战国时期庄子在《庄子.天地》写道:“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无间,谓之命;留(流)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性修(修)反德,德至同于初。”这里所谓“流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深刻的意识到“流—物—理—形”这个生成序列,而此“形“乃物(物体)与理(规律)的统一。
蒋子万机论
知书房
蒋子万机论
蒋济 著
《蒋子万机论》八卷,蒋济撰。《旧唐志》同。《新唐志》作十卷。《直斋书录解题》作二卷,称《馆阁书目》十卷,五十五篇。今惟十五篇,非完书也。至明而二卷本亦亡。焦竑《国史经籍志》以八卷入儒家,以二卷入杂家,虚列书名,又误分为两种,不足据。今从《群书治要》写出三篇,益以各书所征引,定著一卷。嘉庆乙亥岁四月朔。
千字文
知书房
千字文
周兴嗣 著
千字文,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在隋唐之前,不押韵、不对仗的文字,被称为“笔”,而非“文”)。梁武帝(502—549年)命人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汉字,命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编纂成文。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但是中国大陆实行简化字、归并异体字后,其简体中文版本剩下九百九十余个相异汉字。
精选书评
知书客251464
诡辩之书,逻辑之极。可正读,可反读。全面读有收获,部分读也有收获。清醒时能琢磨,困惑时也能琢磨。智者能理解,常人也能理解。迷失方向时要看,目标明确时也要看。找人辩论不如参与辩论。参与辩论不如思考辩论。思考辩论之路!
公孙龙子
知书房
公孙龙子
公孙龙
知书客939178
自夏徂秋,手披《公孙龙子》数过,终觉茫然若失。其"白马非马"之论,固极思辨之能事,然愈读愈觉如堕五里雾中。名家之言,似有理路可循,细按之却又杳无踪迹。每至"指物""坚白"诸篇,辄徘徊再三,终不得其要领。昔人谓其辩胜于理,今乃知其言不虚也。惟"名实"之辨,稍见理窟,余皆如镜花水月,可望不可即焉。庚子仲秋晦庵识于沪上。
公孙龙子
知书房
公孙龙子
公孙龙
知书客662350
在名家的辩论里翻找,公孙龙的理论像一把锋利的刀。很多人觉得他诡辩,但我看到的是他坚持己见的勇气。在那个大家都认同常识的年代,他敢说白马非马,敢挑战常规。道理越辩越明,真理越争越清。他不怕被嘲笑,不怕被孤立。这种精神在今天更难能可贵。我们常常被现实磨平棱角,忘记质疑和思考。读公孙龙,要学会他那种咬住真理不放的倔强。
公孙龙子
知书房
公孙龙子
公孙龙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