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683019
2025年09月04日
"生活不是等待暴风雨过去,而是学会在雨中跳舞。"——这句镌刻在《生活的准则》扉页的箴言,恰如黑暗中的萤火,照亮了现代人寻找生命轴心的漫漫长路。
生活的准则
知书房
生活的准则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论自愿为奴
知书房
论自愿为奴
艾蒂安·德·拉·波埃西 著
论自愿为奴是近现代政治哲学的一篇重要文章,后来在不同时代,被不同政治色彩的人士广泛引用。就拉波埃西的职业而言,他本是政府机构的一员,他也是权力的忠实仆人,但他的""论自愿为奴""却被后世认为是无政府主义和公民抗命的开山之作,而拉波埃西也被认为是最早探讨权力异化的先驱者之一。
变形记
知书房
变形记
弗兰茨•卡夫卡 著
弗兰茨·卡夫卡在其最负盛名的《变形记》中,以惊世骇俗的异化叙事与深渊般的想象力,剖解着人类孤独的本质。当格里高尔·萨姆沙在某个清晨蜕变为狰狞的巨型毒虫,他困于可怖躯壳中的意识却未曾改变——直到目睹周遭人群的震骇与嫌恶。这具虫形躯壳终成照妖镜,令他开始质疑人类之爱的根基,乃至自身存在的全部意义。而这一切,似乎只是精神凌迟的序幕。
自然
知书房
自然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 著
作为超验主义运动的一部分,爱默生的大部分作品是对18世纪启蒙时代的回应,该时期也被称为“哲学世纪”。启蒙运动标志着西方核心信仰的转变,随着新思想和教义的出现,如政教分离,以及强调理性而不是神圣权威,作为判断的最终源泉。 相比之下,爱默生相信超验主义将个人的精神直觉作为真理和智慧的最终源泉。这一概念贯穿整个《自然》,因为爱默生主张个人不是通过宗教教义,而是通过他们自己的个人经验和解释来理解世界和神圣。爱默生的哲学和神学观点也与一神论并存,一神论是他一生中在波士顿占主导地位的宗教运动。 爱默生对一神论信仰的某些方面产生了共鸣(例如强调对真理和意义的个性化探索的重要性),但比起一神论教会鼓励的矜持、理性的心态,他更喜欢更强烈的精神体验。
精选书评
知书客165215
随手翻开这本泛黄的小书,不曾想爱默生的文字如冷水浇头,让人在字里行间忽而振奋忽而自省。当读到"每个人都是一个神龛"时,心跳似乎漏了一拍,又像被春雷惊醒。他的思想像一柄双刃剑,一面划破了世俗的虚妄,另一面又割伤了我的自以为是。直到合上书页,那些警句仍在脑海盘旋,既像甘露又似苦药,让人在刺痛中获得某种奇怪的慰藉。
生活的准则
知书房
生活的准则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
知书客881247
爱默生说每个人都要找到自己的生活准则。但准则真的存在吗?人生这么复杂,怎么可能用几条准则就概括?他告诉我们要独立,但现实中谁能完全独立?他说要相信直觉,但直觉往往出错。他说物质不重要,但没钱怎么活?这些道理听起来很美,实际却很难做到。也许他的准则只适合他那个时代。现在看这些准则,更像是一种理想化的说教。
生活的准则
知书房
生活的准则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
知书客264082
尼采在《敌基督者》里把基督教批得很狠。他说基督教让人软弱,教人忍受苦难却不去改变。这个观点很极端,但仔细想想有道理。现代社会确实有人用宗教麻痹自己。不过他把所有基督徒都骂进去,这就不太公平。书里有些话说得对,比如反对盲目顺从。但整体太偏激,像在泄愤。读的时候要冷静,不能全信。他骂得痛快,可解决问题不能光靠骂。
敌基督者
知书房
敌基督者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