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921661
2025年09月03日
黄老之学,教你无为而治。
黄帝四经
知书房
黄帝四经
老子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鬻子
知书房
鬻子
鬻熊 著
后人所辑楚开国人物鬻熊与周王对答的言谈记录。《汉书·艺文志》列入道家,原注云:“名熊,为周师,自文王以下问焉。”今本《鬻子》为唐逄行珪所献,内附《补鬻子》7则,出自汉贾谊《新书·修政语下》,记载了鬻熊与周统治者“坐策国事”时的一些政治、哲学观点。据《汉书·艺文志》记载,《鬻子》有二十二篇,到南朝庾仲容和唐朝马总《意林》所著录的仅存六篇。现存今本《鬻子》为十四篇,是唐代逢行珪所注,内容“篇或错乱,文多遗阙”。每篇只有短短一章,寥寥数语,缺漏不全。每篇所标篇名,多生涩费解,所标篇次,也大都前后紊乱,因此引起了后世学者的怀疑。明朝学者宋濂在《四部正讹》一书中指出:“今本《鬻子》,其文质,其义宏,实为古书无疑,”
庄子注
知书房
庄子注
郭象 著
中国魏晋时期的哲学伦理学著作。作者郭象,字子玄,河南洛阳人。本书共10卷。本书首先建立了万物殊形、各自“独化”而成的理论前提,认为万物各有其性,要达到“性命全”而得“福”,就应各守其性而不能越轨。人也是这样,人的性也各不相同,有高贵与卑贱之分。这种差别是本于“自然”的,人们的尊卑贵贱之分是合情合理的。本书认为,包括刑、礼、法、德在内的整个名教都是与“我”无关、本于自然的。仁义规范和礼法制度都是变化不定的,它们只是“迹”,而不表现“真性”,因此不必遵循传统的道德规范和制度。另外,还提出了安分守己的人生观,认为人们性的贵贱是固定不变的,其遭遇都是命定的,无法支配和把握自己的前途。人们应安分守己、顺从“命”的安排。人们应追求的理想只能是“逍遥”和“坐忘”。“逍遥”之境界即为人们各尽其性,而要达到此境界就应断绝“羡欲”的念头。人要摆脱是非、生死的烦恼,就应“坐忘”、“忘年”、“忘义”等,达到“内不觉其一身”、“外不识有天地”,进入无不通的最高境界。本书包含着许多糟粕性内容,是麻醉人民的精神毒品,但在一些地方也有合理的思想,如肯定了礼义、法制的变化性等,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有其一定的地位。
通玄真经
知书房
通玄真经
计然 著
《通玄真经》即《文子》。文子学派思想尚阳。唐玄宗于天宝元年(742)诏封文子为通玄真人,尊《文子》一书为《通玄真经》,道教奉为“四子”真经之一。北魏李暹注《文子》称,计然就是文子。文子是春秋时人,属道家系统,著有《文子》一书。唐玄宗美其名曰《通玄真经》,为道教四部圣典之一。柳宗元始疑其伪,千年来遂质疑不断。1973年河北省定县八角廊村40号汉墓出土大批竹简,其中就包括《文子》一书。这段公案才告一段落。《文子·上德》篇有明显的《易传》特色。《上德》解易与《彖》、《象》为同一思想脉络的发展。
精选书评
知书客277832
道不仅是天地运行的规律,更是人世间永恒的定律。真正得道的人,内在和外在一样富有,身无分文,却富甲天下。正所谓顺道者昌,逆道者亡。 所谓经典,就是历经千百年,现实反复不停验证其中精彩的理论和观点,让人阅之如沐春风如享盛宴。
黄帝四经
知书房
黄帝四经
老子
知书客585953
承袭道家思想,出自战国末期,是黄老学派的最早著作。《经法》讲自然和社会中所存在的恒定法则;《十大经》讲形名、刑德、阴阳、雌雄等对立统一及相互转化的关系;《称》论述矛盾对立转化关系;《道源》对“道”的本体和功用进行探源。总体来说是以道家思想讲治国为政的道理。有不少经典名句。
黄帝四经
知书房
黄帝四经
老子
知书客983745
《黄帝四经》真是让人又爱又恨。爱它够玄乎,恨它太玄乎。每个字都认识,连起来就看不懂了,可偏偏就是忍不住想翻。你说它到底有什么魔力?也许就胜在永远让人似懂非懂,像雾里看花,越想看清就越看不清。不过话说回来,越是琢磨不透的东西,不就越让人想琢磨吗?
黄帝四经
知书房
黄帝四经
老子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