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书单 书籍库
黄帝四经
黄帝四经
老子

黄帝四经

老子  

《黄帝四经》是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初付于帛书老子乙本前,当时称《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后经专家鉴定,认为此书是失传已久的《黄帝四经》。《汉书.艺文志》曾经著录此书,但汉以后就失传了,学者根据书的内容、文字、篇章数目等研究,认为此书成书时期当晚于《老子》,早于《管子》、《孟子》、《庄子》。它体现了道家学说由老子一派变成黄老学派的转变,对先秦各家各派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黄帝四经》于经学研究有极重要的地位。《黄帝四经》讲述人君治国之道,记述了战国时的一些格言和黄帝传说,哲理思想以道家为主,融合了墨家和法家,包蕴天人感应之说,强调统治者要依循大自然之道,否则招致灾祸,书中亦有道家以弱胜强的理论。《黄帝四经》今有多个英语、法语或日语的译本,广受学术界研究。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44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266080
道生法,法生德,德生诚,而治天下也。
2025年07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984717
这书真能读懂吗?读不懂。
2025年07月01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203395
一定要读。这是国学经典。
2025年07月02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318495
古人治学,首重天道人伦,欲以黄老之学正本清源,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今人读《黄帝四经》,往往不得其门而入,徒见晦涩文字便望而生畏,殊不知其中蕴藏治世安民之大道,实乃乱世中一盏明灯。昔日黄帝垂拱而治,以道御术,不令而行,不禁而止,此中真意,读《四经》者当细细体味。 今人处世,每每急功近利,争名逐利而不知止,恰如《经法》篇所言"过极失当,天将降殃"。读此书时,常觉古人早已道破今日社会乱象之根源。君不见商场中尔虞我诈,官场上勾心斗角,此皆因不明天道,不守本分之故。《黄帝四经》中"刑德相养,逆顺相成"之说,实为处世圭臬。我每读至此,未尝不掩卷长叹:若世人皆明此理,何至于今日这般纷乱? 尤其值得称道者,《四经》中"道生法"之说,阐明立法之本在于顺天应人,而非恣意妄为。今之立法者,或屈从权贵,或迎合流俗,全然不念天道自然之理。忆昔年读《称》篇"执道者能上明于天,下察于地",顿觉豁然开朗。治国若不明此理,徒以严刑峻法治民,无异于缘木求鱼。 此书最动人处,在于将玄妙天道与日常人伦熔于一炉。读《道原》篇时,常觉字字珠玑,非但治国平天下可用,即便修身齐家,亦能获益良多。我曾尝试以书中"柔节先定"之道处理家事,竟收奇效。可见黄老之学绝非虚无缥缈,实乃经世致用之学。可惜今人多被浮躁风气所染,难得静心体悟其中三昧。 每每翻阅《黄帝四经》,总觉古人之智如明月在天,今人之惑似迷雾障目。若得此书真传,处世何须机关算尽?治国何必繁文缛节?可惜世人多在名利场中奔波劳碌,无暇顾及这等性命之学。我常想,若能将此书精髓传授子弟,使之明晓"守道任数"之理,或许能少走许多弯路。黄老之学,看似高远,实则平实,诚望有缘人能静心参悟,方不负古人留书之美意。
2025年07月02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138019
中华文化思想宝库中的经典《黄帝四经》作为道家重要典籍当之无愧。在中国古代哲学著作中,《黄帝四经》是影响最深远的作品之一,至今仍被广泛研究。这本书的思想非常深刻。 读完觉得作者智慧非凡。作者写的内容很深刻,道理讲得明白,文字简洁有力。每个字都很有分量,语句精炼,意思透彻。读起来让人豁然开朗,忍不住要反复思考。内容既有高度又很实用,确实可以说"道理说得清楚,方法讲得具体"。 书中的思想观点需要每个人自己体会。值得肯定的是它强调顺应自然,值得思考的是如何真正实践;值得肯定的是它注重内在修养,值得思考的是怎样平衡外在追求;值得肯定的是它提出治国之道,值得思考的是如何运用在现代社会。 古人说《黄帝四经》不是普通著作,而是包含天地至理。自从有了这个世界,这些道理就一直存在,不是谁编造出来的,而是世界本身就有的规律。
2025年07月02日
查看更多书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