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21491
2025年06月24日
"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赤太"——宋玉以如此精妙的笔触,在《登徒子好色赋》中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永恒的美学命题,这场关于"美"与"色"的千古论辩,至今仍散发着令人心驰神往的文学魅力。
登徒子好色赋
知书房
登徒子好色赋
宋玉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阮籍集
知书房
阮籍集
阮籍 著
三国魏阮籍著。又称《阮步兵集》、《阮嗣宗集》。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前后变化较大。《乐论》大约写成于正始初年(正始年始于240年,终于248年),继承了儒家的礼乐观,强调礼乐的教化作用,认为“礼逾其制,则尊卑乖;乐失其序,则亲疏乱”。《通易论》、《通老论》写成于正始年间,强调儒道合流,名教与自然相结合,主张“臣之求君,阴之从阳”(《通易论》),认为名教的基础在于自然,理想社会应当无为而治,“君臣垂拱”(《通老论》)。《大人先生传》、《达庄论》写于正始之后,全面继承了老庄思想,认为自然、天地、万物同为一体,皆一气之盛衰;善恶、是非、死生都无所区别;理想的人生应当无慧无求,顺应自然,“恬于生而静于死”(《达庄论》);认为今日士大夫恪守礼教当与裤中之虱无异;理想的社会形态应当无君臣、无礼法。现存最早版本是明嘉靖间陈德文、范钦刻本,此外还有天启、崇祯间张燮编《七十二家集》本,明末张溥辑《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清严可均辑入《全三国文》本(1958年中华书局重印)等。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以陈、范本为底本校勘出版两卷本,上卷文,下卷诗。
郁离子
知书房
郁离子
刘基 著
《郁离子》不仅集中反映了作为政治家的刘伯温治国安民的主张,也反映了他的人才观、哲学思想、经济思想、文学成就、道德为人以及渊博学识。在写作《郁离子》的过程中,刘伯温的整个思想体系,尤其是对社会政治方面的看法及主张更加成熟,也更加系统。
子虚赋
知书房
子虚赋
司马相如 著
汉赋。 司马相如作。见于《史记》、《汉书》本传及《文选》卷7。《子虚赋》开篇写楚国使者子虚出使齐国,应邀参加齐国国君的畋猎之后,遇到齐国大臣乌有先生与天子命官亡是公。于是,子虚向他们夸耀楚国云梦和楚王出猎盛况,以为“齐殆不如”。乌有先生听了不服,一面指责他不应“奢言淫乐而显侈靡”。一面又言称齐地辽阔,“吞若云梦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蒂芥”,争而胜之。这篇赋写得虚实相间,铺陈有序。写云梦,先以“云梦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总起,然后分写“其山”、“其土”、“其石”,接着又交代“其东”、“其南”、“其西”、“其北”;在“其南”又细分为“其高躁”与“其埤湿”,在“其北”中也分列“其上”、“其下”层层深入,丝毫不乱。又注重对称,使读者读之兴趣盎然。《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针对《子虚赋》说:“相如以‘子虚’,虚言也,为楚称;‘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为齐难;‘亡是公’者,无是人也,明天子之义。故空藉三人为辞,以推天子诸侯之苑囿。”这篇赋写于司马相 如游梁时,写就后,传颂一时,以至汉武帝读过竟感叹不已,以为是古人杰作,说:“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而司马相如也正因此而被汉武帝所知。这篇赋虽然对楚辞有所模仿,但又能“益以玮奇之意,饰以绮丽之辞,句之短长,亦不拘成法”(鲁迅《汉文学史纲要》)。故而《子虚赋》与其续篇《上林赋》同为汉赋的代表作。
精选书评
知书客483651
大多数人读《登徒子好色赋》,只看到宋玉的机智和辩才。我却在想登徒子的处境。他不过是说了真话,就被扣上好色的帽子。楚王偏听偏信,宋玉巧言令色,真相反而无人关心。权力面前,真话往往最吃亏。这个故事放在今天,依然让人深思。说真话的人被污名化,能言善辩的人受宠,历史总是重复相似的情节。
登徒子好色赋
知书房
登徒子好色赋
宋玉
知书客896882
好文,情爱之极境。妙极、美极、乐极!可当笑话看,可当文章看。白天能看,晚上也能看。才子看了会心,俗人看了也动心。单身时该读,热恋时也该读。笑人不如懂人,说色不如品色。品色之妙!宋玉笔下,登徒子痴,女子媚。痴得可爱,媚得真实。读完觉得,情之一字,不就是这般模样?装不得,假不得。真性情,才有真趣味。
登徒子好色赋
知书房
登徒子好色赋
宋玉
知书客911492
“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宋玉寥寥数笔,便勾勒出中国文学史上最令人心驰神往的美人意象,《登徒子好色赋》以诡谲的辩才将情色叙事提升为艺术哲学,在欲望与节制的张力间,展现了先秦文人独有的风骨与智慧。
登徒子好色赋
知书房
登徒子好色赋
宋玉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