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615684
2025年07月01日
翻开《范村菊谱》,很多人只看到菊花的美,我却更在意范成大种菊的坚持。一个文人,放下笔杆拿起锄头,在田里一干就是十年。他不怕辛苦,不怕失败,终于培育出三十多种菊花。这件事告诉我们,只要肯下功夫,普通人也能成就不普通的事。读书人种地,听起来好笑,但他用行动证明,理想不分贵贱。
范村菊谱
知书房
范村菊谱
范成大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艺舟双楫
知书房
艺舟双楫
包世臣 著
清包世臣 (1775-1855)撰。系文艺、书学论著。6卷,为 《安吴四种》之一。前4卷论文,后2卷论书,故称 “双楫”。世臣为清代学者、书法家、书学理论家。字慎伯,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安徽泾县人。泾县古名安吴,故世称“包安吴”。嘉庆举人,官新喻 (今江西新余) 知县,关心时政,主张抗英。此书多论古文作法和他的崇尚,也录所作书序、碑传等。论书分为 《述书》上中下、《论执笔法》、《历下笔谈》、《论书绝句》、《国朝书品》、《答熙载九问》、《答三子问》、《自跋草书答十二问》、《与吴熙载书》、《记两笔工语》、《记两棒师语》等,阐述学习书法的经验和体会,评论汉代以来书法用笔源流和书法之优劣得失及金石碑版,辨析详博。下卷有辨误,及删定之 《书谱》、《十七帖疏证》、《邓石如传》等,提倡碑学,贬抑帖学,影响了清代后期以至今日的书风。世臣于文章书法自视甚高,品评作品好为高论,自成一家之言。后来康有为撰 《广艺舟双楫》6卷,发扬世臣表彰北碑之意,攻击帖学,提创碑版,碑书文字益为世人所重。本书有《艺术丛书》、《艺术名著丛刊》等本,近年有影印本面世。
授笔要说
知书房
授笔要说
韩方明 著
一篇。书论。唐代韩方明撰。方明生平里籍未详。唐贞元(785—804年)间书法家。自云:昔岁学书专求笔法,贞元十五年,授法于徐东海,十七年授法于清河崔公邈。擅长八分书。是书首叙笔法传录。前叙笔法传授,自谓授法于徐璹、崔邈,后言执笔五法,第一为执管,第二为管,第三为撮管,第四为握管,第五为搦管。大抵唐以前作书,颇重执笔之法,故言者较多。但所引名家口授秘传,并不可靠。
临池诀
知书房
临池诀
卢携 著
又作《临池妙诀》。唐代卢携编。首叙书法传授源流,谓智永乃王羲之、王献之之后,得其家法,以之传虞世南,虞传陆柬之,陆传其子陆彦远,彦远传携本人。取《翰林隐术》、王羲之《笔势论》、徐浩《论书》、《窦暨字格》、《永字八法势论》等著作,删繁选要,以成此篇。
精选书评
知书客634718
范仲淹写《范村菊谱》,很多人夸他风雅。但我觉得这书没什么意思。一个当大官的人,整天研究菊花,写这些闲情逸致的东西。当时百姓过得苦,他却有闲心搞这些。书里写了很多菊花的品种,怎么种怎么赏。这些内容对老百姓有什么用?不如多想想怎么治国安民。文人喜欢捧这种书,其实很虚伪。看看他的政治作为,就知道这些风雅都是装出来的。
范村菊谱
知书房
范村菊谱
范成大
知书客981235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范村菊谱》以纤毫之笔写尽秋菊百态,在方寸尺幅间构筑起文人审美的精神园林。这部南宋菊谱不仅延续了宋代"格物致知"的治学传统,更将士大夫的园艺雅趣升华为对生命轮回的哲学观照——范成大笔下那些或傲霜怒放、或低眉含羞的菊姿,恰似中国文人精神的不同面相,在深秋寂寥中绽放出永恒的生命力。
范村菊谱
知书房
范村菊谱
范成大
知书客159281
自暮春展卷至仲夏搁笔,两月有余,始得遍览全帙。范公以菊为介,论品格、详形色、溯源流,其博物之功,不逊《菊谱》作者刘蒙。尤可赏者,乃记植菊之法,扦插移栽、浇灌培土,皆条分缕析,诚花农之圭臬也。至若引杜诗"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作注,更见文人雅趣。惟品类记录稍简,不及后世谱录之详,此其小疵耳。壬寅初夏筱堂识于姑苏窗下。
范村菊谱
知书房
范村菊谱
范成大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