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授笔要说
知书房
授笔要说
韩方明 著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41
发表书评
自暮春时节展卷,至梅雨初歇方得读罢,前后竟耗两月有余。韩方明《授笔要说》言执笔之法甚详,然其语多玄奥,所谓"五指齐力""掌心空虚"诸说,令人执管临池之际愈觉困惑。旧时以为书道在乎心手相应,今观唐人论笔,反生窒碍。究竟古人运笔真如所说,抑或后世穿凿附会?丙申夏日于苕溪畔重读此册,疑窦丛生,搁笔三叹。
看《授笔要说》这本书,感觉作者把书法用笔的道理讲得很清楚。笔法的关键,没有不说明白的。从执笔到运笔,每个细节都分析到位。看完觉得,书法这门技艺,真的需要下功夫。
细读这本书,发现作者对书法研究很深。从古人的方法到自己的体会,都写得很实在。读的时候,能感受到作者是真的懂书法。他把复杂的道理讲得简单易懂,让人一看就明白。
书法讲究坚持练习。就像书里说的,每天写一点,慢慢就能进步。不能着急,要一步步来。写字是这样,做其他事也是这样。这本书让我明白,不管学什么,都要有耐心。
看了《授笔要说》,写得真好,很实用。
韩方明的《授笔要说》把书法这件事说得特别明白。很多人觉得写字很简单,但看了这本书才明白,书法和天道运行是一个道理。毛笔柔软却能写出有力道的字,这就像水是柔软的却能穿石一样。笔法讲究的是顺势而为,这不是偷懒,而是懂得利用自然规律。
执笔的姿势不是随便定的。手指怎么放,手腕怎么动,这些都有讲究。刚开始会觉得别扭,但慢慢就会发现这样写字最省力。就像打太极拳,看起来慢吞吞的,实际上每个动作都是最合理的发力方式。写字也是这样,正确的执笔姿势能让力量从手臂自然传到笔尖。
用笔的轻重缓急特别重要。下笔太重字就僵,下笔太轻字就浮。这和做人做事一个道理,用力过猛不行,完全不用力也不行。书法的节奏感不是刻意做出来的,而是手腕自然运动的结果。就像走路,不需要刻意想先迈哪只脚,身体自己会找到最舒服的节奏。
最让我有感触的是关于"意在笔先"的说法。写字不是手在写,而是心在写。心里想清楚了,手上的动作自然就到位了。这和做其他事情一样,思路清晰了,行动自然顺畅。很多人练字光练手不练心,结果写出来的字没有灵魂。
这本书把书法的道理讲得很透彻。它不是教人怎么把字写漂亮,而是教人怎么理解书法的本质。看了之后才明白,为什么古人说"字如其人"。写字的方法其实就是为人处世的方法。笔要拿得稳,心也要定得住。下笔要有力,做人也要有担当。
从《授笔要说》中读来,越琢磨越觉得韩方明的笔法论着实精妙。我们写字时总想着要龙飞凤舞,却忘了最根本的执笔之法。就像古人说的"欲书先散怀抱",心不静何来好字?看着文中对执笔、运腕的细致讲解,忽然明白自己这些年写不好字的原因——太过追求形似而失了神韵。
记得颜真卿得张旭亲授笔法时,也是从最基础的"五指执笔法"学起。这让我想到现在很多人学书法,总想跳过基本功直接临摹名家,结果写出来的字徒有其表。韩方明把笔法说得如此透彻,真是给后人开了方便法门。每次重读都能发现新的感悟,比如他对"撮管法"的阐释,就解开了我多年运笔不畅的困惑。
最可贵的是,这些看似简单的笔法要诀,其实蕴含着做人的道理。执笔要虚掌实指,做人何尝不是外圆内方?运笔需轻重得宜,处事也要刚柔相济。每每提笔临帖时,总能从这些古老的笔法要诀中品出新意,这大概就是传统书法的魅力所在吧。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