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88677
2025年09月03日
奇书,看了之后更糊涂了。前半部分讲种菊花,后面突然说种梅。种菊花的方法写得很细,但是种梅的方法又写得很模糊。翻来翻去不知道重点是什么。有些地方看不懂,比如浇水时说"不可太湿",但没说具体多少。感觉书里写得很随意,想到哪写到哪。看完还是不会种菊花,反而更乱了。
范村菊谱
知书房
范村菊谱
范成大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书后品
知书房
书后品
李嗣真 著
书法评论。唐李嗣真著。一卷。是书所载82人,分为十等,各有叙录。有评有赞,条理秩然。称后品者,盖有王愔、王憎虔、袁昂、庾肩吾等曾有书品在前。前品已定,则不复铨。此书只在上上品之上更列逸品,为嗣真所创,以明其在九等以上。文中“登逸品数者四人”,可能仅指张、钟、二王,不包括李斯,故有一人之误。有《说郛》宛委山堂本。
法书论
知书房
法书论
蔡希综 著
一卷。书论。唐代蔡希综撰。希综,天宝年间书法家,曲阿(今江苏丹阳)人,希逸、希寂之弟。希综工翰墨。是编自述家世及前代书家之书学渊源,其要旨则归本于论用笔。共计五段,一、述家世。其家历世皆传儒素,尤尚书法,自十九代祖东汉左中郎邕至第四兄缑氏主簿希逸、第七兄洛阳尉希寂,皆有时名为世所重。二、追叙诸家授受渊源。述及大篆、隶书、楷法、八分、章草之始兴,历数了自周宣王至东汉期间五十余位书家,结语赞曰:“若盛传于代以为贻家之宝,则八体之极是归乎钟、蔡,草隶之雄是归乎张、王,此四贤者,自数百载来未之逮也。”三、引右军、蔡中郎之论,议用笔之法。言欲须先“适意任情,”次须“正坐静虑,随意所拟,言不出口,气不再息,则无不善矣”。四、历述钟繇、右军学皆大成之经验。钟繇从师学而精思,三十余载,行坐未尝懈怠,寝息间,“画其被,皆为之穿”。用功若此。右军习字,尤重心意,“书之为意,取类非一”。求字字意殊,骨气雄强,爽然飞动,终得其精妙。评曰: “是知学成非一师之能致,非好奇博艺之士,不能有知。”五、议下笔之法,曰:“夫始下笔,须藏锋转腕,前缓后急,字体形势状如虫蛇相钩连,意莫令断。仍须简略为尚,不贵繁冗。至如棱侧起伏,随势所立。大抵之意,圆规最妙。其有误发,不可再摹,恐失其笔势。若字有点处,须空中遥下掷,其势犹高峰坠石。”盛赞古之君子张伯英、张旭、崔长史、蔡伯喈等硕学多闻,笔力精深,“匪直禄取一朝,故亦誉流千祀”。统观全篇,所论多杂采诸家之言,无甚深诣。有《书苑菁华》本、上海书画出版社《历代书法论文选》本等。
永嘉桔录
知书房
永嘉桔录
韩彦直 著
植物书,三卷,又作《桔录》。南宋韩彦直撰。彦直字子温,陕西延安人,韩世忠长子,绍兴十八年进士,官至龙图阁学士,提举万寿观。温州盛产柑桔,此书作于淳熙五年(1178),知温州任上。书前有自序,卷上、卷中记柑八种,桔十四种,橙之属近桔者五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作橙一种,桔十八种),共二十七种。卷下为种植方法,分种治、始栽、培植、去病、浇灌、采摘、收藏、制治、入药九项。在自序中概述桔之历史,说自屈原、司马迁、李衡、潘岳、王羲之、谢惠连、韦应物等皆言吴楚间出桔,而未谈及温州。温州晚出,而桔最多最出名。宋时苏州、台州、荆州、闽州、广州数十州皆出柑桔,皆不如温州柑桔好,而温州的乳柑又推为第一,以泥山乳柑最好。唐开元天宝间陈藏器补神农《本草》书,记柑类已有朱柑、乳柑、黄柑、石柑、沙柑。今永嘉所产,品数增多,而名称稍异于陈书。其记栽培、收藏、桔制品、入药等也较详细。这是我国最早的柑桔专书,现在仍有参考价值。
精选书评
知书客775695
自暮春至仲夏,断续读此谱,竟不能终卷。范氏记菊花品类甚详,然排比名目,铺陈形态,如阅市井货单,殊乏雅趣。其所谓"龙脑""金铃"诸名,虽极尽雕琢,终觉刻意求奇,反失天然之致。昔人云"采菊东篱下",何等洒脱,今观此谱,反生拘泥之叹。草木本心,岂在名相?愈辨愈惑,徒乱人意耳。壬寅长夏停云阁漫笔。
范村菊谱
知书房
范村菊谱
范成大
知书客634718
范仲淹写《范村菊谱》,很多人夸他风雅。但我觉得这书没什么意思。一个当大官的人,整天研究菊花,写这些闲情逸致的东西。当时百姓过得苦,他却有闲心搞这些。书里写了很多菊花的品种,怎么种怎么赏。这些内容对老百姓有什么用?不如多想想怎么治国安民。文人喜欢捧这种书,其实很虚伪。看看他的政治作为,就知道这些风雅都是装出来的。
范村菊谱
知书房
范村菊谱
范成大
知书客981235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范村菊谱》以纤毫之笔写尽秋菊百态,在方寸尺幅间构筑起文人审美的精神园林。这部南宋菊谱不仅延续了宋代"格物致知"的治学传统,更将士大夫的园艺雅趣升华为对生命轮回的哲学观照——范成大笔下那些或傲霜怒放、或低眉含羞的菊姿,恰似中国文人精神的不同面相,在深秋寂寥中绽放出永恒的生命力。
范村菊谱
知书房
范村菊谱
范成大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