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813132
2025年09月03日
最近在整理书架时,翻到了这本《北山酒经》,说实话以前一直以为这是本枯燥的酿酒技术手册,直到某天深夜失眠随手翻阅,才发现这简直是宋代版的"舌尖上的美酒"。作者朱肱这个人挺有意思,他不仅是北宋著名的医学家,更是个不折不扣的酒痴,字里行间能感受到他对酿酒这件事近乎狂热的执着。 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结构看似松散实则暗藏玄机。上卷讲酒的历史文化,中卷详述酿酒工艺,下卷则收录各种酒方。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那些酿酒细节描写之详尽,从选粮、制曲到发酵、蒸馏,每一步都透着宋代文人特有的考究劲儿。比如说到"秋收新谷"时,作者特别强调要"粒粒饱满",这种对原材料的挑剔程度,简直堪比现在米其林大厨选食材的标准。 读着读着就不禁感慨,原来宋朝人喝酒这么讲究!书里记载的"羊羔酒""蜜酒""桂酒"等数十种酒方,光听名字就让人垂涎。但最打动我的还是作者对"酒德"的论述,他说"酒以成礼,过则败德",这种既爱酒又克制的态度,特别符合宋代文人那种优雅的生活哲学。现代人动不动就"不醉不归",相比之下反倒显得粗鄙了。 有个细节特别有意思,书中提到用"金银为器"贮酒,说这样酿出来的酒格外香醇。起初觉得这可能是古人迷信,后来查资料才知道,原来金银离子确实能抑制杂菌生长。你看,千年前的酿酒经验里,居然暗合现代科学原理。这种古今智慧的奇妙呼应,正是读古籍最迷人的地方。 说到作者朱肱,不得不提他的传奇经历。这位老兄原本是太医局的学生,后来因为坚持用"寒凉派"理论治疗伤寒,得罪了当时的太医令,被贬到杭州。没想到因祸得福,在江南水乡潜心研究酿酒,最终成就了这部传世经典。这让我想起现在很多米其林大厨,也都是半路出家,看来对美食美酒的追求,真的能让人突破命运的桎梏。 书中关于"曲蘖"的论述特别精彩。朱肱把酒曲比作"酒之骨",说"曲好则酒香"。读到这里突然想到,这不就是现在说的"菌种决定风味"吗?更绝的是他提出的"五齐三酒"理论,将酒按清浊分成不同等级,这种分类方法居然跟现代酿酒学的分级标准有异曲同工之妙。有时候真怀疑这位北宋大夫是不是穿越回去的。 最近在看《梦华录》电视剧,里面那些酒楼场景让我马上联想到《北山酒经》里的描写。特别是"樊楼"里斗酒的桥段,跟书中记载的"较酒"风俗简直一模一样。这种文字与影像的互证,让冷冰冰的历史突然变得鲜活起来。不得不说,宋代人的品酒文化,比我们现在丰富多了,他们甚至会给不同季节配不同的酒,春天喝"梨花白",秋天饮"菊花酿",这种仪式感真是令人神往。 最触动我的还是朱肱写在序言里的话:"予既老且病,而饮量日减,追思少日豪饮,恍如隔世。"这句话道尽了所有爱酒之人的心声。年轻时可以"会须一饮三百杯",到老了却只能"小酌怡情",这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跨越千年依然能引起强烈共鸣。或许这就是经典的力量,它总能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突然击中你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合上书页时,窗外的雨正好停了。突然很想照着书里的方子,试着酿一坛"桂酒"。虽然知道大概率会失败,但这个过程本身,不就是对古人生活方式最好的致敬吗?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能慢下来读一本千年前的酒经,学着古人那样耐心等待一坛酒慢慢发酵,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北山酒经
知书房
北山酒经
朱肱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茶录
知书房
茶录
冯时可 著
明代茶书,冯时可撰,1卷。冯时可,字敏卿,号元成,松江华亭(治今上海)人。隆庆五年(1571)进士,累官湖广参政,所至有政声,尤以著述为天下所重。撰有《易说》、《诗意》、《左氏释》、《左氏讨》、《上池杂识》、《雨航杂录》及《严栖》、《石湖》、《西征》、《北征》、《金阊》、《天池》、《竒茹》诸稿。事具《明史》卷二○九等。此书仅见《续说郛》(卷三七)本、《古今图书全集》本。全文仅5条,凡500字左右。不像出于有文名的冯氏之手,更不像有条理的专著,疑当为《续说郛》编者拼凑冯氏之说敷衍成篇,这在《续说郛》编者是司空见惯的拿手好戏。
墨史
知书房
墨史
陆友 著
三卷。元陆友撰。其著作除《墨史》外,还有《砚史》、《印史》,诗文集有《杞菊轩稿》,现均已亡佚。其作《题宋江三十六人画赞》七言古诗,可作研究《水浒传》故事演变的资料。今传世著作有《墨史》、《研北杂志》。《墨史》为一部集古来精于制墨者事迹的书。上卷,主要记载魏、晋、刘宋、唐各代著名制墨家事迹。于魏记韦诞一人,于晋记张金一人,于刘宋记张永一人,于唐记李阳冰、祖敏以下十九人。中卷,主要记载宋代制墨家的事迹。记宋代柴珣、陈朗以下一百三十余人。下卷,除记宋代制墨家外,于金记刘法、杨文秀二人,又记载了高丽、契丹、西域之墨,并载有杂记二十五则,均为墨之典故。是书搜罗精全,记载广博,并时有辨析考证,言之有据。如其论奚廷珪非李廷珪一条,作者旁证博引,从世家、子嗣、姓名、居地论证奚、李为二人,不过名字偶同罢了,较有说服力。现存知不斋本三卷、项药师刊本、刘泖生据厉樊榭钞本过录三卷、《敏求记》 载此书也作三卷、《四库全书》本等。
随园食单
知书房
随园食单
袁枚 著
《随园食单》,古代中国烹饪著作。共一卷。身为乾隆才子、诗坛盟主,袁枚一生著述颇丰。作为一位美食家, 《随园食单》是其四十年美食实践的产物,以文言随笔的形式,细腻地描摹了乾隆年间江浙地区的饮食状况与烹饪技术,用大量的篇幅详细记述了中国十四世纪至十八世纪流行的326种南北菜肴饭点,也介绍了当时的美酒名茶,是清代一部非常重要的中国饮食名著。
精选书评
知书客468550
酒书,实在的好东西。高兴时能看,烦闷时也能看。懂酒的能看,不懂酒的也能看。做酒的人需要读,喝酒的人更需要读。醒着可读,醉了也能读。想学酿酒就照着做,想懂酒就慢慢品。酿酒不如懂酒,喝酒不如品酒。这本书记载的都是真东西,没有废话。随便翻一页都有用,从头看到尾更好。读书不如用书,用书不如懂书。懂酒之书!
北山酒经
知书房
北山酒经
朱肱
知书客818338
糟粕,误人之至。苦也、涩也、烦也!看似酿造术,实为妄言集。微醺时读之头痛,大醉时读之更添三分糊涂。老饕看了摇头,酒徒看了更是不以为然。囊中羞涩不必读,酒池肉林亦不必读。酿酒不如品酒,品酒不如忘酒。忘酒之道!全书尽是酸腐之气,既无实用又无趣味,徒耗时光尔。所谓"酒经",不过是一通醉言醉语,令人作呕!
北山酒经
知书房
北山酒经
朱肱
知书客218862
自八月中旬至十月初读完这部酒经,前后不到五十天。此书本是三卷,我重点读了卷中造酒法,其余部分草草浏览。朱肱深谙酒道,能辨水质,通曲蘖,明火候,述之详尽,录之成书。他在酿酒一事上穷理尽性,可谓通人。至于文辞质朴,叙事简洁,反倒显得次要了。壬寅寒露后二日,于北京寓所记之。
北山酒经
知书房
北山酒经
朱肱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