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14676
2025年08月01日
古之人作赋,意在讽谏,以文载道,如贾谊之《过秦论》,直指时弊。今观张衡《二京赋》,铺排夸饰,极尽奢华之能事,看似颂扬汉室威仪,实则阿谀逢迎,与古之赋体精神相去甚远。昔者司马相如作《子虚》《上林》,尚有劝百讽一之意,而《二京赋》连这点讽喻的遮羞布都不要了。 张衡写长安洛阳,罗列宫室苑囿,描绘珍禽异兽,堆砌辞藻,不过是为了讨好皇帝。赋中写"百僚师师,千官济济",写"金马铜驼,列于阙庭",都是在炫耀统治者的奢侈排场。这种写法,与那些拍马屁的臣子有什么区别?古之赋家尚有骨气,今之张衡却只会歌功颂德。 更可笑的是,《二京赋》还写什么"德政""仁风",实际上汉和帝时期外戚宦官专权,民不聊生。张衡对此视而不见,反而粉饰太平,这与那些欺上瞒下的贪官污吏有何不同?一篇大赋,写得再华丽,也不过是给统治者脸上贴金罢了。 看看班固的《两都赋》,虽然也有颂扬,但至少提出了建都洛阳的主张。而《二京赋》呢?除了炫耀就是谄媚。这样的作品,能教后人学到什么?不过是教会了文人如何讨好权贵罢了。张衡身为科学家,发明地动仪是好的,但写这种马屁文章,实在让人失望。 今人读《二京赋》,看到的不是文学的精华,而是文人的堕落。当文字成为讨好权贵的工具,当作家失去批判的勇气,这样的作品再华丽,也不过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二京赋
知书房
二京赋
张衡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浮生六记
知书房
浮生六记
沈复 著
《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字三白,号梅逸)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浮生六记》最早以稿本流传,杨引传于苏州冷摊上购得仅存前四卷〈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的残本,托付在上海申报馆工作的妹夫王韬在清光绪四年(1878年)出版,收入《独悟庵丛钞》中,乃此书初刻本。卷首有管贻萼、潘麐生所题的诗,以及杨引传的序、王韬跋。其后各版本皆以之为底本。民国24年(1935年)上海世界书局《美化文学名著丛刊》中的《浮生六记足本》,将王均卿在冷摊购得的第五、六卷〈中山记历〉、〈养生记道〉载入。1970、80年代,台湾学者吴幅员、杨仲揆及中国学者陈毓罴等人先后考证王均卿购得的两卷为伪作,今已成学术界共识。伪作者为黄楚香。
娇女诗
知书房
娇女诗
左思 著
诗。西晋左思作。明谭元春评此诗说:“字字是女,字字是娇女,尽情尽理尽态。”(《古诗归》)钟惺也说:“通篇描写娇痴游戏处不必言,如握笔、执书、纺绩、机杼、文史、丹青、盘槅等事,都是成人正经事务,错综穿插,却妙在不安详,不老成,不的确,不闲整,字字是娇女,不是成人。而女儿一段聪明,父母一段矜惜,笔端言外,可见可思。”(同上)此诗是左思一首著名诗篇,描写自己两个小女儿天真活泼、顽皮娇憨的神态,生动逼真,声态并作,使两个幼儿的形象跃然纸上,极象一幅风俗画。此诗对后世影响很大,象陶渊明的《责子》诗,杜甫《北征》中关于女儿的吟咏,李商隐的《骄儿诗》等,都是学习这首诗创作而成的。
曹子建集
知书房
曹子建集
曹植 著
诗文集。三国时魏曹植(192—232)撰。十卷。植字子建,曹操三子,封为陈王,谥日思,世称陈思王,谯(今安徽亳县)人。为汉建安时著名诗人。曹植诗文集,隋唐时传本有三十卷、二十卷本,其说不一,《文献通考》著录十卷,非隋唐旧本。是书后有“嘉定六年癸酉”(1213)字,断为南宋时刻本。凡赋四十四篇,诗七十四篇,杂文九十二篇,共二百一十篇。残篇断句,错出其间,植以诗歌成就显著,多为五言。有影宋大字本和明活字本。别有明舒贞刻十卷本,薛应旂刻四卷本,张溥刻二卷本,均名《陈思王集》。清丁晏撰《曹集诠评》10卷,附逸文一卷,搜集较为完备,有同治间金陵书局刻本,1957年文学古籍刊行社出版叶菊生校订本。近人黄节有《曹子建诗注》,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精选书评
知书客482855
"华实蔽野,黍稷盈畴"——张衡以如椽巨笔描绘的东汉盛世图景,在《二京赋》中化作一场穿越两千年的文字巡游,那铺陈扬厉的赋体长卷间,长安的宫阙与洛阳的街衢次第绽放,帝国的荣光与文人的忧思在骈俪辞藻中永恒定格。
二京赋
知书房
二京赋
张衡
知书客283293
自仲春至初夏,始竟张衡《二京赋》之读,凡五十余日。其文铺采摘藻,排比堆砌,似欲以鸿篇钜制炫人耳目。然细究其里,不过踵事增华,蹈袭扬雄《甘泉赋》之窠臼耳。所谓"体物写志",实则徒骋才藻,未得讽谏之旨。班固讥相如"劝百讽一",衡之赋殆又甚焉。己亥暮春,倦眼观书,终觉汉赋之弊,正在此等浮夸文字。
二京赋
知书房
二京赋
张衡
知书客219494
曹公此文向来被奉为坦露心迹之作,细读之下却觉矫饰过甚。一面高唱"本志有限",一面又兵权在握不肯放手;既标榜"汉室之胄",又行挟天子之事。这般自相矛盾处,竟被后世文人解作真诚。权力场上的人,哪个不是言志于外而谋权于内?看他让县而不让权,便知所谓"本志"不过是粉饰之词。乱世枭雄的心思,从来都藏在冠冕堂皇的字句背后。
让县自明本志令
知书房
让县自明本志令
曹操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