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81919
2025年08月01日
有人从《二京赋》中看到的是汉代都城的恢宏气象。有人读到的是对社会风气的讽谏劝诫。而我翻开这篇赋,感受到的是一个学者用笔墨丈量天地的严谨态度。张衡用数据和事实说话,把长安洛阳的街道宽度、宫殿高度都写得清清楚楚。这种实证精神在今天依然珍贵。读他的文字,就像跟着一位测绘师在汉代的街道上行走,每一步都踏在真实的历史地面上。他用文字搭建的不仅是纸上楼阁,更是一种对待学问的诚实态度。
二京赋
知书房
二京赋
张衡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郁离子
知书房
郁离子
刘基 著
《郁离子》不仅集中反映了作为政治家的刘伯温治国安民的主张,也反映了他的人才观、哲学思想、经济思想、文学成就、道德为人以及渊博学识。在写作《郁离子》的过程中,刘伯温的整个思想体系,尤其是对社会政治方面的看法及主张更加成熟,也更加系统。
竟陵王集
知书房
竟陵王集
萧子良 著
南朝齐诗文别集。一名《萧竟陵集》。萧子良撰。萧子良字云英,齐武帝次子,封竟陵郡王。据《南齐书》本传,萧子良“所著内外文笔数十卷,虽无文采,多是劝诫”。《隋书·经籍志》著录《竟陵王子良集》40卷,两《唐书》著录《齐竟陵王集》30卷,宋代书目未见著录。宋时已佚。今有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二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录萧子良诗文较完备。
上林赋
知书房
上林赋
司马相如 著
汉赋。司马相如作。《史记》,《汉书》的司马相如传将《子虚赋》、《上林赋》连成一气,南朝梁代萧统编《文选》,始分为两篇,《子虚赋》收入卷7,《上林赋》收入卷8。据《西京杂记》所载,司马相如写此赋时,“意思萧散,不复与外事相关。控引天地,错综古今,忽然如睡,跃然而兴,几百日而后成”。可见其构思之苦。《上林赋》与《子虚赋》同为汉赋代表作,其内容上承《子虚赋》所述,当子虚、乌有二先生互相夸耀楚、齐时,亡是公以天子代表的身份,申明诸侯国应纳贡述职的道理,又极力渲染了天子上林苑的广阔和天子出猎的壮观。然后,笔锋一转,叙述天子对“大奢侈”幡然省悟,命令“解酒罢猎”,使子虚、乌有“愀然改容”,有所悔过。刘勰曾说:“相如《上林》,繁类以成艳。”(《文心雕龙·诠赋》)而明人王世贞则在其《艺苑卮言》中说,司马相如此赋“材极富,辞极丽,而运笔极古雅,精神极流动,意极高,所以不可及也”。《史记》、《汉书》本传指明:因司马相如在梁地作《子虚赋》受到汉武帝召见,他便“请为天子游猎之赋”,以《上林赋》进呈,所以一般都将这两篇赋视为正续篇,往往一并论之。
精选书评
知书客283293
自仲春至初夏,始竟张衡《二京赋》之读,凡五十余日。其文铺采摘藻,排比堆砌,似欲以鸿篇钜制炫人耳目。然细究其里,不过踵事增华,蹈袭扬雄《甘泉赋》之窠臼耳。所谓"体物写志",实则徒骋才藻,未得讽谏之旨。班固讥相如"劝百讽一",衡之赋殆又甚焉。己亥暮春,倦眼观书,终觉汉赋之弊,正在此等浮夸文字。
二京赋
知书房
二京赋
张衡
知书客482855
"华实蔽野,黍稷盈畴"——张衡以如椽巨笔描绘的东汉盛世图景,在《二京赋》中化作一场穿越两千年的文字巡游,那铺陈扬厉的赋体长卷间,长安的宫阙与洛阳的街衢次第绽放,帝国的荣光与文人的忧思在骈俪辞藻中永恒定格。
二京赋
知书房
二京赋
张衡
知书客374194
这一部,叫人又恨又爱。分明是锦绣文章,偏又令人如坠云雾。顺读如入迷宫,倒读更是昏沉。达者只见其美,迷茫者徒生愁绪。功名场上该读,失意时更该读。可这路数,明明白白却又模模糊糊。解不开的结,偏又叫人放不下。求智反增困惑,解惑却添新疑。人生的迷局啊,尽在这水墨丹青间忽隐忽现。
扬子云集
知书房
扬子云集
扬雄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