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262378
2025年09月04日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韩非子
知书房
韩非子
佚名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慎子
知书房
慎子
慎到 著
战国慎到撰,一卷。《汉书·艺文志》著录42篇,今存七篇及一些佚文,内容多为法治理论,如云“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大君任法而弗躬”,“官不和亲,法不遗爱”等。 《四部备要》收入一卷之五篇,系明人搜集残缺,重为编次之本。 清有严可均所辑,收入《全上古三代文》;缪荃孙有据明慎懋赏刻本移写之藕香移钞本,此本附补遗、校记,涵芬楼影印并收入《四部丛刊》;马国翰《玉函山房丛书》亦有所辑。
李克书
知书房
李克书
李克 著
一卷。周李克 (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李”或作 “里”,古字通用。李克为魏文侯之相。《汉书·艺文志》载儒家 《李克》七篇。佚已久矣。然《文选·魏都赋注》,明引《李克书》三语,最可珍贵;马国翰又从他书辑其对文侯语,合为一卷。陆玑 《诗疏》曰:“孔子删诗,授卜商,商为之序以授鲁人曾申,申授魏人李克。”克为子夏再传弟子,而《汉书·艺文志》则认为克为子夏弟子。国翰以为子夏居魏,亲从问业。故班固云然,是说亦近情,皆因缘儒术。有 《玉函山房辑佚书》本。
商君书
知书房
商君书
商鞅 著
《商君书》,又称《商子》本书着重论述商鞅一派在当时秦国施行的变法理论和具体措施。关于《商君书》的作者,学术界颇有争论。第一种意见认为《商君书》基本是伪书。第二种意见是基本肯定《商君书》的作者是商鞅。第三种意见认为《商君书》是商鞅遗著与其他法家遗著的合编,此书非作于一人,也非写于一时。在《汉书》中录有二十九篇,但现在仅存二十四篇(另有两篇有目无文)。其中有些篇所述史实在商鞅死后,说明不是商鞅本人所作,但书中保留了商鞅法家思想遗著,并记录了商鞅的言行,约为战国末年商鞅后学编成。《韩非子》与司马迁都曾提到过这部书。
精选书评
知书客643424
这本书我看不懂。觉得很无聊。内容很复杂。道理讲得绕来绕去。法律条文太多了。读起来头痛。例子举得不好。想法太极端。现实里用不上。治国方法太冷酷。君臣关系很僵硬。老百姓的利益不考虑。跟现在的社会完全不合拍。全文都是命令口气。像是在吓唬人。说话不方便。做事不方便。活着不自由。秦始皇喜欢这套方法。我们现代人受不了。
韩非子
知书房
韩非子
佚名
知书客331683
旷世奇书,帝王之术!《韩非子》读来真叫人又惊又叹。暴烈时如刀锋,闪烁寒光;圆融时似溪水,润物无声。得意时可读其术,失意时可品其智。翻至"八奸"则冷汗涔涔,阅及"五蠹"又拍案叫绝。我曾当它是毒药,如今却成良方。法家之言,竟能如此刻骨铭心!读罢掩卷,忽觉浑身战栗——这书里的老虎豺狼,如今不是仍在人间游走么!
韩非子
知书房
韩非子
佚名
知书客759471
奇书,世间少有的深刻。每一字都重若千钧。可以当下读,可以反复读。君王该读,百姓也该读。得意时要读,失意时更要读。权谋之本,人性之镜。讲势时锋芒毕露,说道时又含蓄深沉。不读《韩非》不知权力之毒,不读《韩非》不懂人心之险。治国如此,做人亦是如此。他写的是法,却处处见血。两千年前写就,今日依然锋利如新。
韩非子
知书房
韩非子
佚名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