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917992
2025年07月05日
翻开《神灭论》,大多数人聚焦于范缜的无神论思想,而我更敬佩他的勇气。在迷信盛行的南朝,他敢于挑战权威,坚持真理。当时的统治者崇信佛教,他却能顶住压力,公开辩论。这种为真理献身的精神,比理论本身更可贵。看历史人物,不只要看他想了什么,更要看他做了什么。范缜用行动证明,独立思考比盲从更有价值。
神灭论
知书房
神灭论
范缜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幼学琼林
知书房
幼学琼林
程登吉 著
《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的儿童启蒙读物。该书最初叫《幼学须知》,亦叫《成语考》、《故事寻源》,一般认为最初的编著者是明末的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也有意见认为是明景泰年间的进士丘濬。至清嘉庆年间,由邹圣脉(字梧冈)作了增补注释,并更名为《幼学琼林》,也叫《幼学故事琼林》,简称《幼学》。后来民国时费有容、叶浦荪和蔡东藩等又进行了增补。《幼学琼林》是骈体文写成的,全书全部用对偶句写成,文字简炼,对仗工整,易诵易学、易懂易记。全书内容包罗广泛,诸如天文地理、人情世故、婚姻家庭、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制作技艺、鸟兽花木、神话传说等等,无所不包,几乎囊括了过去人们日常生活中较常用的知识与词汇,象一部微型百科辞书
春秋繁露
知书房
春秋繁露
董仲舒 著
西汉董仲舒撰。十七卷,八十二篇。其中第三十九、四十、五十四三篇缺佚。本书是西汉今文经学的代表作。《汉书·董仲舒传》说:“仲舒所著,皆明经术之意,及上疏条教,凡百二十篇。而说《春秋》事得失,《闻举》、《玉杯》、《蕃露》、《清明》、《竹林》之属,复数十篇,十余万言,皆传於后世。”后人将“说《春秋》事得失”的《蕃露》、《玉杯》、《竹林》之属数十篇编辑成书,并以《蕃露》之篇名为书名,称为《春秋繁露》。《隋书·经籍志》著录该书十七卷,宋《崇文总目》著录其十七卷、八十二篇。今本是宋朝楼钥的校本。该书以儒学为中心,杂以阴阳家之学,并旁采道、法、墨、名等家思想,发挥《春秋公羊传》之微言大义,形成了以“天人感应”目的论为特征的新儒学体系。在宇宙观上把“天”作为至高无上的主宰者,建立了“天人感应”的目的论。在此基础上提出“王者承天意以从事”,确立了“君权神授”论。在思想方法上强调统一,认为矛盾是相对的,统一是绝对的,从而确立了“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方法论。在认识论上提出“事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建立了以名正实的唯心主义认识论。在人性论上倡“性三品”说,并根据其“天人感应”的目的论提出“三纲”、“五常”的名教思想。注解本有清凌曙的《春秋繁露注》、苏舆的《春秋繁露义证》。
中论
知书房
中论
徐幹 著
儒学类著作。东汉徐幹著。今本二卷,共二十篇。《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皆云六卷。陈振声《直斋书录解题》、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并作二卷,与今本合。北宋曾巩在《校书序》中指出:“始见馆阁及世所有徐幹《中论》二十篇,以谓尽于此;及观《贞观政要》,怪太宗称尝见幹《中论·复三年丧篇》,而今书此篇缺;因考之《魏志》,见文帝称幹著《中论》二十余篇,于是知馆阁及世所有幹《中论》二十篇者非全书也。”书中提出:“大义为先,物名为后”的命题,反对当时“鄙儒”之“矜于诂训,摘其章句,而不能统其大义之所极”(《中论·治学》)。故其内容主要是阐明儒家经义。魏文帝曹丕称其成一家之义,足传于后。有《四部丛刊》本、《双鉴楼》本及《四库全书》本。
精选书评
知书客705652
【书评】 "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范缜以朴素唯物论者的勇气,在佛道盛行的南朝撕开一道理性之光,这部被梁武帝举国围剿的《神灭论》,用刀刃与利刃的比喻将灵魂不朽说劈得粉碎,其思想锋芒至今仍在华夏大地上铮铮作响。
神灭论
知书房
神灭论
范缜
知书客421149
自庚子暮春至仲夏,旬日间数读此文,而掩卷长思者再三。范子立论如利剑出匣,寒光凛冽,直指神不灭之说,扫六朝之迷雾,开千古之新声。其析理之精密,驳难之锋锐,令人击节。魏晋玄风盛行之际,独持唯物之见,摧破轮回谬论,何其壮哉!文虽短而力透纸背,字字如金石掷地。夜雨潇潇时重览,犹觉字里锋芒逼人。壬寅初夏观堂灯下记。
神灭论
知书房
神灭论
范缜
知书客969049
壬寅深秋始读《神灭论》,旬日而竟。范缜此作,虽不过二千余言,而析理精微,立论峻切,使人凛然有冰雪之感。其辟佛之旨,诚为六朝异响;"形神相即"之说,尤见哲人胆识。每读至"神即形也,形即神也"之句,未尝不废书而叹:使生在今日,当为唯物之先导也。然则缜之辩才无碍,终难敌帝王崇佛之势,诵之殊觉悲慨。丁酉霜夜筱堂记于沪上斗室。
神灭论
知书房
神灭论
范缜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