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185764
2025年07月06日
奇文,千年真知灼见。清醒时可读,困惑时更要读。智者能领会,常人也能懂。得意时该看,失意时更该看。范缜说形死神灭,道理简单却深刻。烧香拜神不如明白这个道理。世上没有鬼神,人就该相信自己。求佛不如求己,信鬼不如信理。读一遍就懂,想一遍更懂。这个道理实在,比什么玄乎的话都有用。
神灭论
知书房
神灭论
范缜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处世悬镜
知书房
处世悬镜
傅昭 著
《处世悬镜》是一本教人如何为人处世的经典古书。行为上,识为先;藏者盛,舍者得;曲为聪,止为智;忍为要,厚者成;信者无敌。世事无常,先求退安而后致荣达。
体论
知书房
体论
杜恕 著
杜氏《体论》四卷,魏幽州刺史杜恕撰旧、新《唐志》同。恕字务伯,晋征南大将军杜预之父也。官御史中丞,出刺幽州,以斩鲜卑小子一人为程喜所劾,免为庶人,徙章武。阮武谓恕曰:「今向闲暇,可潜思成一家言。」遂著《体论》八篇,又著《兴性论》一篇。嘉平四年卒于徙所,《魏志》有传。八篇者,一曰《君》,二《臣》,三《言》,四《行》,五《政》,六《法》,七《听察》,八《用兵》;四卷者,卷凡二篇,其书盖亡于唐末,《群书治要》载有六千余言,不著篇名,审观知是《君》、《臣》、《行》、《政》、《法》、《听察》六篇,其余《言》篇、《用兵》篇略见《御览·六帖》,而《意林》以《自叙》终焉。今录出校定为一卷。恕又有《笃论》,别载于后。嘉庆二十年岁次乙亥二月既望。
了凡四训
知书房
了凡四训
袁黄 著
《了凡四训》,是明代袁黄,字坤仪,后改名了凡,作于六十九岁,写给儿子的家训,是中国一本著名的劝善书。原本为教训自己的儿子,故取名《训子文》;后为启迪世人,遂改今名。成书缘起作者在考科举之前认识了云南孔姓占卜师,孔先生帮他算出三场考试名次。结果次年赴考,三场都正确。让袁黄吓得半死。后孔先生又说,袁黄的功名将止于贡生,官至四川的一个县令,五十三岁时寿终正寝,无子。袁黄接受孔先生之建议,放弃医学,继续科举。因此认为宿命不容改变。37岁时遇见云谷禅师,透过云谷禅师教导积德行善并且传授准提咒,训练清净心与慈悲心,解说命运如何掌握在自身,宿命可以改变,于是自号了凡。从此积极为善助人,改过迁善,修正观念,不仅未于53岁寿终,且生下二个儿子,并于69岁那年写下《了凡四训》,最终寿命至74岁。《了凡四训》正是袁了凡要给儿子的家训。
精选书评
知书客394183
《神灭论》读罢,只觉思绪纷杂。范缜试图用简单比喻解释形神关系,但那些例子现在看来有些粗糙。他否定灵魂的存在,但面对生死大事,这套理论又显得单薄。书里的论证很用力,可是读完后反而更困惑。人死如灯灭,那么活着的意义又在哪里?翻完最后一页,既觉得他说得有道理,又感到心里空落落的。或许有些问题,不是靠文字能说清的。
神灭论
知书房
神灭论
范缜
知书客421149
自庚子暮春至仲夏,旬日间数读此文,而掩卷长思者再三。范子立论如利剑出匣,寒光凛冽,直指神不灭之说,扫六朝之迷雾,开千古之新声。其析理之精密,驳难之锋锐,令人击节。魏晋玄风盛行之际,独持唯物之见,摧破轮回谬论,何其壮哉!文虽短而力透纸背,字字如金石掷地。夜雨潇潇时重览,犹觉字里锋芒逼人。壬寅初夏观堂灯下记。
神灭论
知书房
神灭论
范缜
知书客493911
在范缜的《神灭论》里,人们时常赞叹他无惧权势的勇气,但我更在意的是他立论的单薄。否认灵魂存在倒容易,可那些细腻的心灵体验,那些超越形体的精神追求,又该如何解释?他像挥舞着斧头劈向迷雾,却忘了有些东西本就不是斧头能劈开的。帝王将相们惧怕他的言论,可真正值得惧怕的,或许正是这种非此即彼的武断。
神灭论
知书房
神灭论
范缜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