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892991
2025年09月03日
这部《艺舟双楫》,书分两卷。前卷讲述论文,后卷专论书法。谈论文的部分颇有见地,但论书法的部分最有价值。包氏以书法理论见长,其主张"中实"之说,批评当时浮滑书风,确有独到见解。书中所论执笔、运锋诸法,对后世习书者影响深远。文字简单明了,不故作高深,读来很实在。不过有些观点过于强调技法,对艺术性有所忽视。
艺舟双楫
知书房
艺舟双楫
包世臣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法书论
知书房
法书论
蔡希综 著
一卷。书论。唐代蔡希综撰。希综,天宝年间书法家,曲阿(今江苏丹阳)人,希逸、希寂之弟。希综工翰墨。是编自述家世及前代书家之书学渊源,其要旨则归本于论用笔。共计五段,一、述家世。其家历世皆传儒素,尤尚书法,自十九代祖东汉左中郎邕至第四兄缑氏主簿希逸、第七兄洛阳尉希寂,皆有时名为世所重。二、追叙诸家授受渊源。述及大篆、隶书、楷法、八分、章草之始兴,历数了自周宣王至东汉期间五十余位书家,结语赞曰:“若盛传于代以为贻家之宝,则八体之极是归乎钟、蔡,草隶之雄是归乎张、王,此四贤者,自数百载来未之逮也。”三、引右军、蔡中郎之论,议用笔之法。言欲须先“适意任情,”次须“正坐静虑,随意所拟,言不出口,气不再息,则无不善矣”。四、历述钟繇、右军学皆大成之经验。钟繇从师学而精思,三十余载,行坐未尝懈怠,寝息间,“画其被,皆为之穿”。用功若此。右军习字,尤重心意,“书之为意,取类非一”。求字字意殊,骨气雄强,爽然飞动,终得其精妙。评曰: “是知学成非一师之能致,非好奇博艺之士,不能有知。”五、议下笔之法,曰:“夫始下笔,须藏锋转腕,前缓后急,字体形势状如虫蛇相钩连,意莫令断。仍须简略为尚,不贵繁冗。至如棱侧起伏,随势所立。大抵之意,圆规最妙。其有误发,不可再摹,恐失其笔势。若字有点处,须空中遥下掷,其势犹高峰坠石。”盛赞古之君子张伯英、张旭、崔长史、蔡伯喈等硕学多闻,笔力精深,“匪直禄取一朝,故亦誉流千祀”。统观全篇,所论多杂采诸家之言,无甚深诣。有《书苑菁华》本、上海书画出版社《历代书法论文选》本等。
永嘉桔录
知书房
永嘉桔录
韩彦直 著
植物书,三卷,又作《桔录》。南宋韩彦直撰。彦直字子温,陕西延安人,韩世忠长子,绍兴十八年进士,官至龙图阁学士,提举万寿观。温州盛产柑桔,此书作于淳熙五年(1178),知温州任上。书前有自序,卷上、卷中记柑八种,桔十四种,橙之属近桔者五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作橙一种,桔十八种),共二十七种。卷下为种植方法,分种治、始栽、培植、去病、浇灌、采摘、收藏、制治、入药九项。在自序中概述桔之历史,说自屈原、司马迁、李衡、潘岳、王羲之、谢惠连、韦应物等皆言吴楚间出桔,而未谈及温州。温州晚出,而桔最多最出名。宋时苏州、台州、荆州、闽州、广州数十州皆出柑桔,皆不如温州柑桔好,而温州的乳柑又推为第一,以泥山乳柑最好。唐开元天宝间陈藏器补神农《本草》书,记柑类已有朱柑、乳柑、黄柑、石柑、沙柑。今永嘉所产,品数增多,而名称稍异于陈书。其记栽培、收藏、桔制品、入药等也较详细。这是我国最早的柑桔专书,现在仍有参考价值。
观钟繇书法十二意
知书房
观钟繇书法十二意
萧衍 著
一卷。书评。南朝梁萧衍撰。全篇仅为两部分,凡二百五十字左右。首论钟繇书法十二意,为:“平,谓横也。直,谓纵也。均,谓间也。密,谓际也。锋,谓端也。力,谓体也。轻,谓屈也。决,谓牵掣也。补,谓不足也。捐赠,谓有余也。巧,谓布置也。称,谓大小也。”而“规矩必周”;次评钟繇、二王书,亦“褒贬大备”。
精选书评
知书客575443
自壬寅仲春始读《艺舟双楫》,至季夏方毕,历时四月有余。包氏论书,每好标新立异,强作解人。其品评汉魏碑版,往往穿凿附会;议论晋唐法书,又多偏执一端。论笔法则失之琐碎,谈气韵复流于空疏。虽时有胜义,终难掩其好为高论之弊。文人好以玄谈欺世,此公尤甚。偶有可取处,亦如沙里淘金耳。甲辰长夏,倦翁漫记于沪上小筑。
艺舟双楫
知书房
艺舟双楫
包世臣
知书客221718
包氏评析汉代以来笔法之源流,提倡碑学,开辟书法的新途径,对后世书风的变革,颇具影响。道、咸之后,北碑盛行,而《艺舟双楫》实具开山之功。它推动了大批有识之士,在艺术实践上取得很大的成就,从而形成了有清一代的书法新貌。
艺舟双楫
知书房
艺舟双楫
包世臣
知书客613059
有人看《艺舟双楫》觉得它教人写字画画有道理。我却觉得这本书讲了很多规则,把人框住了。它说书法该怎么练,画该怎么画,规矩太多。艺术不该是这样。自由创作才重要。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按老一套来。它的理论已经过时了。照着练只会束缚自己的创造力。书里那些条条框框早就该扔掉了。我们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能总是学古人。
艺舟双楫
知书房
艺舟双楫
包世臣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