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967431
2025年04月16日
王应麟之《困学纪闻》为清代学者考证笔记之前驱,上启顾炎武、赵翼、钱大昕、王鸣盛及高邮二王,实为清人考证笔记之滥觞。偶阅之,有所得,而叹古人读书之用心也。此书印刷文字舒朗,唯诸篇考证不相关联,分类不清,目录不明也。
困学纪闻
知书房
困学纪闻
王应麟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梦溪笔谈
知书房
梦溪笔谈
沈括 著
《梦溪笔谈》,或称《笔谈》,是中国北宋沈括所作的笔记体著作,原有26卷,分17门,题材广泛,记录作者所见所闻及研究心得,当中有三分一以上的内容,叙述有关科学技术的各方面先进成就,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地理、医药和乐律等各范畴,使本书成为中国科技史研究的重要著作和珍贵资料。科技以外,《梦溪笔谈》记下沈括仕途生涯中的见闻、相关知识及对政策的检讨,也记载作者在考古学、美术与音乐方面的研究心得,以及作者耳闻目睹的各种不可思议的怪异事情。1956年出版的《梦溪笔谈校证》合《梦溪笔谈》原书、《补笔谈》及《续笔谈》共30卷,分609条,是目前学术界使用的标准版本。
论衡
知书房
论衡
王充 著
《论衡》是我过古代一部不朽的唯物主义的哲学文献,为东汉思想家王充所作,大约汇编成于章和二年(公元88年),现存文章有85篇(其中的《招致》仅存篇目,实存84篇)细说微论,解释世俗之疑,辨照是非之理,即以“实”为根据,疾虚妄之言。东汉时代,儒家思想占支配地位,但与春秋战国时期所不同的是,儒家学说掺进了谶纬学说,而其集大成者的是《白虎通义》。王充作《论衡》一书,就是针对这种神秘主义的谶纬说。王充还在书中批判当时流行的天人感应,并认为“天”并非是神,而是无意识的自然之物,天和万物一样,都是由“气”组成。因本书被认为是“诋訾孔子”,“厚辱其先”,故遭到当时以及后来的很多统治阶级的冷遇和禁锢,将它视之为“异书”。
公孙龙子
知书房
公孙龙子
公孙龙 著
是战国时名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公孙龙所撰著的一部哲学著作。又名《守白论》。《汉书·艺文志》著录14篇,后多散佚。今仅存《迹府》、《白马》、《指物》、《通变》、《坚白》、《名实》等6篇。其首篇《迹府》是后人辑录公孙龙事迹而成的传记,其余5篇均为探讨哲学和逻辑学问题的著作:《指物论》论述“物莫非指、而指非指”,提出共相并非具体事物,但可概括许多特殊事物的观点;《白马论》论证白马非马、白马非白,严格区别事物的差别性;《坚白论》强调坚、白同时分离,可以独立自藏;《名实论》要求名实相符,强调概念的明确性固定性,强调立辞不得自相矛盾。这些,对我国古代逻辑思维的发展都有一定贡献,但其诡辩和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却不可取。该书持论诡诙,辩说奇特,是研究公孙龙名辩思想的可靠资料,对中国古代逻辑思想史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自唐以来,注释本书者甚多,以宋谢希深《公孙龙子注》较为有名。另有近人陈柱《公孙龙子集解》、谭戒甫《公孙龙子形名发微》、庞朴《公孙龙子译注》等注释本。
精选书评
知书客509489
这本书真难读。看不懂,也不想看。有人说它好,我看不出来。内容太枯燥,道理太老套。想学知识的人看它没用,想找乐子的人更看不下去。心情好时不想看,心情差时看了更烦。聪明人嫌它浅,普通人嫌它深。失意时读它没用,得意时读它扫兴。不如直接去看现代的书,省时间又实用。这书就是浪费时间。
困学纪闻
知书房
困学纪闻
王应麟
知书客465640
乙未仲冬始读,至次年孟春方竟,历时五十余日。此书号称淹博,实则杂沓无章,徒炫渊博而已。王伯厚掇拾群言,排比成帙,虽遍引经史百家,终不免饾饤之讥。其考证间有精核,然多蹈袭前人,鲜有发明。至若论学论政诸条,尤多迂阔之谈,今人读之,但觉其迂腐可笑耳。昔人称其学术渊薮,吾未见其渊,但见其杂也。丁酉岁杪饮冰室记于沪上。
困学纪闻
知书房
困学纪闻
王应麟
知书客337546
奇书?未必。这《困学纪闻》藏着多少真知灼见?读来似懂非懂,似悟非悟。考据精微处确有可观,然句句引经据典,反显作态。困而学之?不如痛快睡一觉!自谓明理修身,却看得人昏昏欲睡。不如说它困的是读者罢!前贤之学固当敬重,然不必摆出这副"试问天下谁困学"的面孔。读者若真相信书中每字金玉,倒真要被"困"住了。
困学纪闻
知书房
困学纪闻
王应麟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