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04620
2025年06月22日
言子上架书店时我曾仔细研读了两遍,旁人关注的都是所谓的"文学精粹",我却从字缝里看出这不过是堆砌唐宋旧学的陈词滥调。文人之间互相标榜的风气自古皆然,但这般刻意附庸风雅的伎俩放在今天更显拙劣。当世著书如过江之鲫,孰料有人的"文学"可以这般无病呻吟。最可笑的是竟还有人称之为"承袭正统",殊不知连明眼人读着都要犯困。
言子文学录
知书房
言子文学录
言偃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孔丛子
知书房
孔丛子
孔鲋 著
人物故事集。 秦孔鲋(约前264—前208)著。六卷。鲋字子鱼,一名甲。孔子后代,居魏国,魏相子顺之子。承继家学,博通经史。秦并六国,奉诏赴朝廷,官拜少傅。秦始皇三十四年,丞相李斯建议焚书。鲋既惧祖宗遗典灭亡无求,又怕坑儒惨刑,遂携弟子襄,潜居故里,将家中《论语》、《尚书》、《孝经》等书,深藏宅院壁中。然后隐于蒿山, 召弟子百人,亲授其书。陈胜起义,鲋出山为博士,从军反秦。晚年因目疾辞官。鲋闲居故里,搜辑自孔子以来五位先祖言行,成此编。汉时,孔子九世孙太常孔减以所著赋与诗合为一卷,称《连丛子》附其后。全书三万九千余字,二十一篇,有《嘉言》、《论书》、《记义》、《刑论》、《记问》、《杂训》等。主要记载孔子、子思、子上、子高、子顺言行事迹。因系孔氏后人追述先祖,故事真情切,生动感人。某些篇章,含有一定进步思想因素,客观上暴露贵族统治者的贪婪与残忍。写作上采取正面叙述人物言行与侧面评论相结合方法,既突出人物性格,展示人物精神风貌,又显示出很高艺术性。孔子形象尤为具体鲜明,不仅有圣人之表,而且有圣人之德。有民国二十五年(1936)商务印书馆铅印本。
传习录
知书房
传习录
王守仁 著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传习录》不但全面阐述了王阳明的思想,同时还体现了他辩证的授课方法,以及生动活泼、善于用譬、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因此该书一经问世,便受到士人的推崇。
中论
知书房
中论
徐幹 著
儒学类著作。东汉徐幹著。今本二卷,共二十篇。《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皆云六卷。陈振声《直斋书录解题》、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并作二卷,与今本合。北宋曾巩在《校书序》中指出:“始见馆阁及世所有徐幹《中论》二十篇,以谓尽于此;及观《贞观政要》,怪太宗称尝见幹《中论·复三年丧篇》,而今书此篇缺;因考之《魏志》,见文帝称幹著《中论》二十余篇,于是知馆阁及世所有幹《中论》二十篇者非全书也。”书中提出:“大义为先,物名为后”的命题,反对当时“鄙儒”之“矜于诂训,摘其章句,而不能统其大义之所极”(《中论·治学》)。故其内容主要是阐明儒家经义。魏文帝曹丕称其成一家之义,足传于后。有《四部丛刊》本、《双鉴楼》本及《四库全书》本。
精选书评
知书客352152
《言子文学录》是文法研究的经典。正面可读,反面也可读。初学者能读懂,专家也能深入研究。迷茫时要读,思虑清晰时也要读。文句精炼,道理深刻。这本书不是用来背诵的,是用来思考的。思考才能理解文法。理解文法才能写作。写作要对照这本书。缺少这本书不行。这是一本有实际用处的书。需要经常翻看。常读常新。
言子文学录
知书房
言子文学录
言偃
知书客912329
此书,文风之顽疾也!矫饰过甚,做作之极!竖看则气闷,横看则生厌,细读则头痛,略读则茫然。清醒时读之如饮馊水,昏沉时读之更觉烦腻。才高者嗤之以鼻,平庸者附庸风雅。失意时读则抑郁难解,得意时读则顿失兴味。拜师不如无师,习文不如弃文。误人之作!
言子文学录
知书房
言子文学录
言偃
知书客682087
有人读《言子文学录》觉得它讲了很多大道理。有人觉得它写得很深奥。我看的时候却感觉很模糊,不知道它到底要说什么。书里的话都很有道理,可是放在一起就让人摸不着头脑。有时候觉得懂了,仔细想想又觉得不对。古人的智慧确实很深,但这样绕来绕去的表达方式,实在让人费解。现在的人都很忙,这么晦涩的书,真的能传下去吗?
言子文学录
知书房
言子文学录
言偃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