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875511
2025年07月30日
姚僧垣的《集验方》收录多为实用医方,后人查阅常见病症治法,往往有所得。姚氏立足于临床实践,剔除虚浮理论,唯求实效。验方来源于真实诊疗,用药精炼,配伍严谨。一卷在手,如得良师指点。读此书不必刻意求深,只在寻常病症间体会其用心。医者遇疑难时翻阅,常有豁然开朗之感。其价值不在文采,而在每一味药都经千锤百炼。
集验方
知书房
集验方
姚僧垣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濒湖脉学
知书房
濒湖脉学
李时珍 著
《濒湖脉学》,脉学著作,1卷。明·李时珍撰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脉学在中医学中是极受重视的。自晋代王叔和著《脉经》后,五代高阳生著成《脉诀》,以其通俗易懂、便于记诵而广为传播,但因其中谬误也不少。李时珍继承了正统的脉学,博采历代各家之长,对经义大加发挥,如他指出,切脉独取寸口,是以此候五脏之气,而不是切按五脏六腑经脉之体,阐发透辟。他在《脉经》24脉的基础上,又增述了3种脉,使中医脉象增至27种,即浮、沉、迟、数、滑、涩、虚、实、长、短、洪、微、紧、缓、芤、弦、革、牢、濡、弱、散、细、伏、动、促、结、代。他用朗朗上口、易于记诵的七言诗句写成“体状诗”,对每一种脉象做了形象的描述,如说浮脉“浮脉唯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三秋得命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短短四句把浮脉的脉位、脉象、临床意义表述得很清晰。他还用“相类诗”、“主病诗”,把同一类的各种脉加以归纳,对其在诊断病证方面的意图加以阐发。这就是《濒湖脉学》的全部内容,虽然篇幅不多,但在中医脉学发展史上却有重要地位,已经成为学习脉学的必读著作。
洗冤集录
知书房
洗冤集录
宋慈 著
《洗冤集录》,法医著作,又名《洗冤录》、《宋提刑洗冤集录》,4卷。南宋宋慈(惠父)著,成于淳祐七年(1247年)。全书由检验总说、验伤、验尸、辨伤、检骨等53项内容所组成;并对犯罪、犯罪侦察、保辜等有关断案、法吏检验格式程序等,亦详加论述。本书内容丰富,见解精湛,虽间有论析欠当之处,但绝大部分内容源于实践经验,是中国较早、较完整的法医学专书。后世诸法医著作多以本书为蓝本,或加注释,或予以增补,并对世界法医学的发展有过巨大贡献,曾先后译成荷兰、英、法、德等国文字。
褚氏遗书
知书房
褚氏遗书
褚澄 著
南齐褚澄撰。全书1卷。凡10篇:受形、本气、平脉、津液、分体、精血、除疾、审微、辨书、问子。是作者有关经验、理论、心得体会、验案等内容的归纳与总结。其中,受形、精血、问子3篇讨论了性医学、性保健。如“精血篇”指出:“精未通而御女以通其精,则五体有不满之处,异日有难状之疾。阴已痿而思色以降其精,其精不出,内败小便,道涩而为淋;精已耗而复竭之,则大小便道牵疼,愈疼则愈欲大小便,愈便则愈疼。女人天癸既至,逾十年无男子合则不调,未逾10年,思男子合亦不调,则旧血不出,新血误行,或渍而入骨,或变而为肿,或虽合而无子。合男子多则沥枯虚人,产乳众则血枯杀人。”后世在其启发下,总结出老人淋这一性医学所特有疾病的因机证治。同时,对男女性生活乖舛所产生病机也作了中肯分析,累为后所引用。“问子篇”云:“合男女必当其年,男虽十六而精通,必三十而娶;女虽十四而天癸至,必二十而嫁,皆欲阴阳完实而交合,则交而孕,孕而育,育而为子,坚壮强寿。”此观点与现代优生优育学思想一致,具有科学的内涵。本书之所以称为遗书,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载:唐末黄巢发冢,得石刻医书,弃之。僧人义湛抄录其文,复经他人刊刻于世,故名《褚氏遗书》。谢观谓此书为“唐末五代人所伪造”,待考。有1985年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铅印本。
精选书评
知书客868937
自季夏始读《集验方》,历两月而终卷。其方简净,其法精要,尤以妇科诸症为擅场,非空谈医理者可比。姚僧垣采撷群方,务求实效,间附己意,皆从临证中来。惟觉伤寒一门稍逊仲景,然亦不失为济世良方。今之医者多好玄理,若能沉潜此卷,庶几可矫时弊。壬寅仲秋筱堂记于钱塘。
集验方
知书房
集验方
姚僧垣
知书客844117
姚僧垣的《集验方》号称汇集医方,实则杂凑成书。书中方子多半重复,编排混乱。有些方子明显有问题,却照录不误。作者自称经验所得,其实很多内容都是抄来的。这本书对后世的影响很小,远不如同时代的其他医书。作为医学著作,它不够严谨。作为实用手册,它又不好用。整体来看,价值有限。
集验方
知书房
集验方
姚僧垣
知书客375093
这书说什么治病方子,但翻来翻去觉得不对劲。里面有些药现在根本找不到,用法也写得模模糊糊。作者说是集验,可到底验没验过谁也不知道。最奇怪的是有些方子现在看完全没道理,比如发烧让人喝符水。古人信这个我能理解,可为什么要当成正经医术传下来?可能当时真有人靠这个活命,但放到今天只觉得困惑。书是好书,就是不知道该怎么用。
集验方
知书房
集验方
姚僧垣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