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岳全书
知书房
景岳全书
张介宾 著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45
发表书评
明代医家张景岳伏案著书时,大概也不知道自己写的这些东西到底有多大用处。他写的《景岳全书》有64卷,内容多得让人发晕。这本书把中医理论分成八纲辨证,但比张仲景的六经辨证更繁琐。书里记录了上千种方剂,现在还有人在用左归丸、右归丸这些补肾的方子。
这本书最让人困惑的是它对阴阳理论的解释。张景岳说"阳常不足,阴常有余",跟其他医家的说法完全相反。他开的温补药方剂量都很大,现在的医生根本不敢照搬。有些方子用了附子、肉桂这些热性药,现代人吃了可能会上火。
书里还记了很多奇怪的治病方法。比如用蜘蛛网止血,用童子尿治病。现在看这些方法,不知道是该佩服古人的想象力,还是该质疑他们的科学性。最让人头疼的是书里的文字,半文半白的,读起来特别费劲。
现在的中医院校还在教这本书的内容。但学生们都在怀疑,这些四百年前的理论到底还能不能用。药店里卖的金匮肾气丸就是从这本书来的,可现代人用着效果时好时坏。张景岳肯定想不到,他写的医书会让后人这么为难。
"医不执方,合宜而用,此医之良也。"
"医道虽繁,必求其本;用药虽众,必专其主。"
在医学古籍中徜徉,张景岳的这部著作值得反复研读。多数读者会关注他的温补学说,但我更看重他对辨证论治的深刻见解。当时医家多追求速效,他却坚持审证求因,这种治学态度尤为难得。从书中可以看到他对各种病症的细致观察,尤其重视脾胃调理。这些内容对现代临床仍有启发。作为医者,能够这样系统总结前人经验,又提出创新见解,确实少见。
从立夏开始看这本书,到霜降才勉强看完。中间有三个月都在翻来翻去。那些讲脉象和药方的部分,我看了很多遍。张景岳这人喜欢把病因都归到阳气不足上,动不动就开温补的药。我觉得他太死板了。有些病明明是热症,他还是用附子、肉桂这些热药,不太对劲。书里有些方子确实有用,但很多说法现在看已经过时了。壬寅年冬月记于北京。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