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普本草
吴普本草
吴普

吴普本草

吴普  

又名《吴氏本草》共六卷,魏·吴普著。吴普约生于公元136—149年,卒于公 元250年前后。吴普,为华佗弟子,当时已为名医,精于本草,其著作除《吴普本草》外,尚有《华 佗医方》早佚。《嘉佑本草》称:吴普修《神农本草》成四百四十一种。唐经籍志尚存六卷,今广 内不复有,惟诸子书多见引录,其说药性寒温、五味,最为详悉。《吴普本草》已佚(散佚时间大 致在宋代)。清·焦理堂有辑本。今人尚志钧等的辑校本系从《太平御览》等书中辑得药物231 种,分列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等六类。各药项下记载其别名、性味、有毒无毒、产地、采 集时间(有的还记载植物形态)、功能主治、忌畏等。其所记载别名和药性类集(类集诸家药性) 比较丰富。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36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822677
医者立身于世,当以济世活人为己任,用药如用兵,处方如布阵。本草之学,非徒识草木之名,更当明其性味归经,知其配伍禁忌。吴普著《本草》,不尚虚言,惟求实用,每一药名之下,必详其生长之所,辨其真伪之形,记其主治之功。此等务实精神,正是医家之本。 著书立说,当如吴普般严谨。药性为医理之根本,配伍为处方之筋骨,产地为药材之肌肤,炮制为用药之冠冕。今人读古籍,常叹其言简意赅,却不知古人著书,字字皆从实践中来。我曾见一味药方,因炮制不当,疗效尽失,方知吴普所记炮制之法,绝非赘言。 习医之人,当以《吴普本草》为镜。年少时若得良师指点,朝夕诵读,潜移默化间自得医道三昧。可惜今人习医,多求速成,不肯下苦功记忆药性,待到临证处方,难免捉襟见肘。我常告诫后学:积财千万,不如精通本草;读尽医书,不如熟记药性。 人到中年,方知医道精深。每当用药失误,夜不能寐,翻检《吴普本草》,常发现早有明训,只是当初未曾用心。此时才知吴普苦心,字里行间皆是血泪经验。今人用药,每喜新奇,殊不知古法最为稳妥。我曾亲见一味寻常草药,依古法炮制,竟起沉疴,方信古人之言不虚。 医者用药,当如履薄冰。言语要准确,剂量要谨慎,配伍要分明,煎煮要得法。吴普所述,看似琐碎,实则性命攸关。读此书时,常觉字字千钧,令人不敢轻忽。医道至此,方见真章。
2025年06月30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376240
医道之精微,尽显于方寸之间。草木之性味,无不详载。细读吴普先生一生,采药著书可谓呕心。寒温之别,补泻之宜,莫不深究,遂成《吴普本草》。夫疾起于身,始于毫末之变,沉疴源于日常之失,故扁鹊有君子慎微之训诫,所有的康健体魄都是点滴养护累积而成,所有的顽疾重症都是细微疏忽所致。一字一句,皆为济世良方,医者仁心,谱就杏林佳话。这部本草典籍,不仅是医家枕中秘宝,更是养生修心的无上圭臬。每每翻阅,总觉字里行间跃动着生命智慧,那些质朴的药材记载背后,是一个医者对万物的深情凝视。今人读来,既能习得草木药理,更能感悟那份执着求真的精神,实乃医门至宝,人生明灯。
2025年06月30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228552
"草木之生,各禀五行,食之养人,亦能害人。" ——《吴普本草》以简洁之笔道出本草双刃之性,药食同源之理跃然纸上。
2025年06月30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962118
读完《吴普本草》只觉得古人把医学想得太简单了。那些所谓的药方,动不动就说能治百病,现在看来简直荒谬。他们哪里懂得现代医学的复杂性,光靠观察草木外形就断定疗效,这和跳大神有什么区别?最可笑的是把朱砂、水银这些毒物当宝贝,还美其名曰"长生药",真是害人不浅。 我承认他们确实记录了不少有用的草药知识,但那种经验主义的诊疗方式,放在今天根本经不起推敲。医学发展到现在,靠的是严谨的科学实验和临床数据,而不是这种道听途说的偏方合集。古人连细菌病毒都不知道,怎么可能真正理解疾病的本质?那些被神话的"神医",不过是碰巧治好了几个自愈病例罢了。 说实话,与其盲目崇拜这种古代医书,不如好好研究现代医学。传统医学可以作为文化来研究,但真要治病,还是得相信科学。我们祖先在这条路上摸索了几千年,直到现代医学出现才真正找到正确的方向。
2025年06月30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647130
古之医者治病,在求济世救人,悬壶济世,以仁心仁术救死扶伤。今之医者行医,在求名利双收,诊金,职称,论文,头衔,地位。古之医者更重视医德医术,如华佗,不慕荣利,甘于清贫,人皆敬其德。今之医者将医术作为谋利进阶之工具,为求利益,趋炎附势,全无操守,实乃医门败类。 今读三国吴普先生本草,至今看来仍有实用价值。如记载药物性状,详细说明产地功效,比现代教科书更具体。如描述药物炮制,方法简单有效,适合民间使用。如记录药物配伍,禁忌明确,防止误用伤身。其他涉及如养生食疗,实用经验不胜枚举。 今医药行业,唯利是图,无医德医术之分,药价虚高,每念此,有良知者未尝不叹息不已、愤慨万分。吴普本草这类实用医书,每个学医者都该看看。不懂这些,不按此法,是害人害己之举,虽白衣加身,亦是庸医杀人。
2025年06月28日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