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912577
2025年09月04日
"当最后的时刻来临,我们去得是多么静悄悄啊!午夜时分下雪是怎样地静悄悄地飘落啊!"
汤姆叔叔的小屋
知书房
汤姆叔叔的小屋
哈里特·比彻·斯托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堂吉诃德(第一部)
知书房
堂吉诃德(第一部)
塞万提斯·萨维德拉 著
西班牙拉曼查地方有一位乡绅,酷爱骑士小说,终日捧读,手不诗卷,最后读昏了头脑,竟异想天开,想要做一名游侠骑士,锄强扶弱,行侠仗义,闯荡天下,便自称堂吉诃德,并说服村上一位农夫做他的侍从,乘马持矛,踏上冒险之途。 堂吉诃德满脑子都是骑士书中的人和事,所以,在他的眼中,妓女是贵妇,客栈为城堡;他同风车厮杀,将羊群视为军队;闹了许多笑话,出尽了洋相。他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坚持自己的理想,直到一命归西。 堂吉诃德和侍从桑丘·潘沙主仆二人,一高一矮,一瘦一胖,一个追求理想,一个非常现实,两者形成强烈对比,产生强烈的喜剧效果,又象征人的双重性: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因此,使作品具有普遍和永恒的意义。
永别了,武器
知书房
永别了,武器
欧内斯特・海明威 著
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美国最杰出的作家之一,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永别了,武器》是他的主要作品之一。美国青年弗瑞德里克•亨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志愿参加红十字会驾驶救护车,在意大利北部战线抢救伤员。在一次执行任务时,亨利被炮弹击中受伤,在米兰医院养伤期间得到了英国籍护士凯瑟琳的悉心护理,两人陷入了热恋。亨利伤愈后重返前线,随意大利部队撤退时目睹战争的种种残酷景象,毅然脱离部队,和凯瑟琳会合后逃往瑞士。结果凯瑟琳在难产中死去。海明威根据自己的参战经历,以战争与爱情为主线,吟唱了一曲哀婉动人的悲歌,曾多次被搬上银幕,堪称现代文学的经典名篇。
红字
知书房
红字
纳撒尼尔·霍桑 著
《红字》是纳撒尼尔·霍桑于19世纪中叶创作的经典小说。作品深刻探讨了罪恶、愧疚与救赎等主题,着重刻画了海丝特·白兰因诞下私生女而遭清教社区驱逐后的生存境遇。通过女主人公的经历与抗争,小说揭示了道德越轨所引发的社会与个人层面的深远影响。 开篇处,作者以殖民地时期波士顿一座破败的监狱为场景,描绘了民众围观海丝特受刑的群体场面。这段描写既凸显了清教戒律的严苛本质,也展现了社区对"通奸罪"当事人施加的集体道德审判。 霍桑以阴郁笔调勾勒监狱环境时,特别提及墙边顽强生长的野玫瑰丛—―这个与监狱阴森氛围形成强烈反差的自然意象,暗喻着人性脆弱中蕴藏的希冀与悲悯。
精选书评
知书客243467
说教味太重,眼泪赚得廉价。黑人的苦难被包装成感伤故事,却掩盖了作者高高在上的白人救世主姿态。每个角色都在为她的道德说教服务,连死亡都成了煽情工具。读着读着就发现,这哪里是为黑人发声,分明是白人良心的一剂安慰剂。
汤姆叔叔的小屋
知书房
汤姆叔叔的小屋
哈里特·比彻·斯托
知书客513155
虚伪的煽情之作!流水账般的描写加上刻板的人物塑造,读起来像在看一出廉价的道德剧。斯托夫人用夸张的笔触把每个人都变成了符号,而非活生生的人。最令人反感的是那种居高临下的怜悯姿态,仿佛黑奴只是需要白人救赎的道具。这种打着反奴隶制旗号的小说,骨子里依然充斥着种族主义的傲慢。
汤姆叔叔的小屋
知书房
汤姆叔叔的小屋
哈里特·比彻·斯托
知书客963184
这个故事让人心碎又困惑。黑奴的命运在我脑中挥之不去,却不知该如何面对这个残酷的世界。汤姆叔叔的善良与忍耐令人动容,可是这样的牺牲真的值得吗?每次重读都会陷入更深的迷惘,那个时代的善恶界限为何如此模糊。人物命运的戏剧性转折让我既愤怒又无力,仿佛看到了人性最黑暗也最明亮的两面。
汤姆叔叔的小屋
知书房
汤姆叔叔的小屋
哈里特·比彻·斯托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