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92117
2025年06月25日
《隋书》是历史的明镜。开卷有益。初学者可读,研究者也可读。治乱兴衰需看,制度沿革也需看。帝王将相可鉴,平民百姓也可鉴。盛世能借鉴,乱世能反思。记载全面。纪传详细。八志严谨,为政者应看,为学者应看。开皇律可参考,大业制可对照。治学宜读,治国宜读。读历史不如知历史,知历史不如用历史。为政为学之道。
隋书
知书房
隋书
魏征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新元史
知书房
新元史
柯劭忞 著
清末柯劭忞撰。二百五十七卷。内本纪二十六卷、表七卷、志七十卷、列传一百五十四卷。纪传体元代史。柯氏不满于《元史》疏漏讹误,乃搜集《永乐大典》中元代史料及历代史著、金石、笔记、文集,域外史料除袭录洪钧《元史译文证补》原文外,还译引德国人哀德蛮(Erdmann)所译拉施都丁《史集》、多桑《蒙古史》等,并参考屠寄《蒙兀儿史记》早期刻本等同时代人研究成果,将元代史事重编为是书。本纪较简,繁冗之处皆移入志书,故志书较《元史》及其他元史著作为详博。增《行省宰相年表》。然全书无自撰序跋、凡例、考异和引据出处,为论者所诟病。又因哀德蛮德文译音不可信,故《氏族表》中有一人两名之误。史学观点极为守旧。刊于辛亥后尚以“史臣曰”发表史论;《兵志》删除元代禁止汉人使用武器记载,认为元代已是“华夷大同”。1921年12月4日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下令列入正史,为《二十五史》之一。
三国志
知书房
三国志
陈寿 著
《三国志》是由西晋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代历史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陈寿前半生是在蜀汉度过,入仕后,受宦官黄皓排挤而不得志。蜀汉灭亡后,陈寿历任著作郎,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历经十年艰辛,最完成了这部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最早以《魏志》、《蜀志》、《吴志》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已合为一书。此外,陈寿在书中表现出品题人物的兴趣。他说曹操是超世之英杰,刘备是英雄,孙策、孙权是英杰,周瑜、诸葛亮、鲁肃是奇才,庞统,程昱、郭嘉、董昭是奇士,董和、刘巴是令士,和洽、常林是美士,徐邈、胡质是彦士,王粲、秦宓是才士,关羽、张飞、程普,黄盖是虎臣,陈震、董允、薛综是良臣,张辽、乐进是良将。
新唐书
知书房
新唐书
欧阳修、宋祁、范镇、王畴、宋敏求、吕夏卿、刘羲叟 著
《新唐书》是北宋时期欧阳修、宋祁、范镇、吕夏卿等合撰的一部记载唐朝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书,“二十四史”之一。全书共有225卷,其中包括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新唐书》前后修史历经17年,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完成。《新唐书》在体例上第一次写出了《兵志》、《选举志》,系统论述唐代府兵等军事制度和科举制度。这是我国正史体裁史书的一大开创,为以后《宋史》等所沿袭。欧阳修与宋祁皆有排佛的倾向,故《新唐书》不见玄奘、一行等佛门之事迹,无以反映盛唐时期的佛教史实。
精选书评
知书客462320
在图书馆翻完《隋书》,众人多赞杨坚开皇之治,我却盯着那暴虐无道的杨广。都说炀帝好大喜功,可书中藏着更深的暗流——满朝文武竟无一人敢直面进谏!运河凿通的岂止是南北水道,更是民怨的血泪。读史至此,不禁冷笑:所谓"以史为鉴"不过是句空话,后世帝王谁不是前脚读着《隋书》,后脚就走上老路?连亡国君臣对奏的戏码,都演得一模一样。
隋书
知书房
隋书
魏征
知书客388540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部汇集初唐名臣集体智慧的《隋书》,将三十七年的隋朝兴衰化作一面明镜,让后人得以窥见短暂王朝背后那些永恒的政治智慧与历史教训,二十四史中以"史论"著称的权威之作,在政治得失的评点上尤显锋芒。
隋书
知书房
隋书
魏征
知书客103813
自正月始读《隋书》,至端午乃竟,历时五月有余。志表部分最为艰涩,然关乎制度沿革,不得不细究。魏征等人秉笔直书,不避权贵,如实记录隋炀帝暴政,令人肃然起敬。他们写亡国之痛,写民生疾苦,字字皆血泪。此书可贵处在于真实,在于敢言。治乱兴衰之迹,尽在其中。后来者当引以为戒。庚子初夏记于京西寓所。
隋书
知书房
隋书
魏征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