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506262
2025年06月25日
自暮春至仲夏,断续读此《后汉书》,竟不知其所云者何。范晔文采诚然斐然,叙事亦自周详,然每至列传诸篇,辄觉其人物褒贬殊难索解。彼时士人气节,今人读之,徒增惶惑耳。尤以党锢诸君行事,既非愚忠,又非明智,何以为后世法?至于志三十卷,尤觉芜杂难通,强读之如嚼枯草。丙申季夏,倦眼观书而不得其要,徒生怅惘而已。
后汉书
知书房
后汉书
范晔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汉书
知书房
汉书
班固 著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
新元史
知书房
新元史
柯劭忞 著
清末柯劭忞撰。二百五十七卷。内本纪二十六卷、表七卷、志七十卷、列传一百五十四卷。纪传体元代史。柯氏不满于《元史》疏漏讹误,乃搜集《永乐大典》中元代史料及历代史著、金石、笔记、文集,域外史料除袭录洪钧《元史译文证补》原文外,还译引德国人哀德蛮(Erdmann)所译拉施都丁《史集》、多桑《蒙古史》等,并参考屠寄《蒙兀儿史记》早期刻本等同时代人研究成果,将元代史事重编为是书。本纪较简,繁冗之处皆移入志书,故志书较《元史》及其他元史著作为详博。增《行省宰相年表》。然全书无自撰序跋、凡例、考异和引据出处,为论者所诟病。又因哀德蛮德文译音不可信,故《氏族表》中有一人两名之误。史学观点极为守旧。刊于辛亥后尚以“史臣曰”发表史论;《兵志》删除元代禁止汉人使用武器记载,认为元代已是“华夷大同”。1921年12月4日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下令列入正史,为《二十五史》之一。
北史
知书房
北史
李延寿 著
《北史》是汇合并删节记载北朝历史的《魏书》、《北齐书》、《周书》而编成的纪传体史书。魏本纪五卷、齐本纪三卷、周本纪二卷、隋本纪二卷、列传八十八卷,共一百卷。记事起于北朝魏道武帝登国元年(386年),止于隋恭帝义宁二年(618年),包括北朝魏、齐、周和隋四个封建政权230年间的史事。《南史》与《北史》为姊妹篇,是由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北史》和《南史》打破朝代体系,把这一时期分成南北两个部分,分别撰写出通贯各朝代的通史,编成互相联系,互相配合的两部书。把整个南北朝到隋统一的长阶段历史,完整溶合,从而克服了史实断裂、重复记载、难于剪裁、卷帙繁冗、不便阅读等诸多弊病,且以简明方式记述具体事实,给读者提供全面系统的历史知识。从而有利于比较出各朝代、各历史时期的不同特点,准确勾勒的历史形势和历史变化趋势,体现历史发展的本质性特点。
精选书评
知书客558192
①体例工整,见史家功力。②虽杂采众说,然去取谨严。③每论辄引经据典,尤重儒门大义。④叙事简净,不枝不蔓,特善传人。⑤然时见曲笔,不免为贤者讳。⑥较班固《汉书》,稍逊剪裁。⑦其志十篇最见精审,可补《汉书》之阙。⑧论赞骈散相间,自成一家。⑨魏晋以降,仿者众矣。⑩实为良史,宜细读。
后汉书
知书房
后汉书
范晔
知书客308724
烂书,历史之糟粕。烦人、无聊、死板。只能按顺序看,没法跳着看。清醒时看不下去,犯困时更看不下去。学者看不懂,普通人更看不懂。失意时别读,得意时也别读。研究历史不如看《史记》,学做人不如看《论语》。浪费时间!
后汉书
知书房
后汉书
范晔
知书客877636
翻完《后汉书》,感觉古人写史书总有种奇怪的自相矛盾。明明写的是东汉腐败亡国,细看却处处在为皇帝找借口。范晔笔下的忠臣个个死谏,可皇帝照样吃喝玩乐。最想不通的是,书里把外戚宦官写得十恶不赦,可他们不都是皇帝自己提拔的吗?读完反而更糊涂了,到底谁才是真正的祸根。
后汉书
知书房
后汉书
范晔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