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325454
2025年07月30日
范晔《后汉书》虽列正史,然其笔法实有可议。观其叙事,每好标新立异,刻意与班固《汉书》立异,致有失实之处。列传中推崇党人,或为借古讽今,未必尽合史实。至若文采飞扬处,又未免以辞害意,使人疑其所载。彼时修史本为政治服务,范氏之作,恐亦难逃此窠臼。后人读之,当知其非尽可信也。大抵史家执笔,终难逃时代之局限耳。
后汉书
知书房
后汉书
范晔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北齐书
知书房
北齐书
李百药 著
《北齐书》唐朝史家李百药撰,属纪传体断代史,共50卷,纪8卷,列传42卷,记载上起北魏分裂前十年左右,接续北魏分裂、东魏立国、北齐取代东魏,下迄北齐亡国,前后约五十馀年史实,而以记北齐历史为主。《北齐书》的撰修,吸收了前人修史的成果,北齐历史的撰修,从高齐政权到隋朝,一直未曾中断,修成了多部起居注、实录和国史。此外记录北齐历史的专著还有李德林《齐书》24卷,王劭《齐志》20卷,复为《齐书》100卷,崔子发《齐纪》30卷,杜台卿《齐纪》和姚最《北齐纪》20卷等。
周书
知书房
周书
令狐德棻 著
《周书》,中国历代正史《二十四史》之一,唐朝令狐德棻主编,参加编写的还有岑文本和崔仁师等人。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共50卷,本纪8卷、列传42卷。本书记载了北周宇文氏建立的周朝(557—581)的纪传体史书。另外,清代有同名人物周书。《周书》虽以“周”题名,但实际上记述了从公元534年东、 西魏分裂到杨坚代周为止四十八年的西魏、北周的历史。《周书》由于根据的资料贫乏,再加上它所记载的人物多是本朝显官的祖先,因而显得单薄而不尽合事实。但它基本上反映了宇文政权的建立,建立后三个封建政权之间的战争,以及宇文政权上层集团内部斗争的情况,是今天研究和了解西魏、北周历史最基本、最原始的一部史书。
新五代史
知书房
新五代史
欧阳修 著
《新五代史》,宋欧阳修撰,原名《五代史记》,后世为区别于薛居正等官修的五代史,称为新五代史。全书共七十四卷,本纪十二卷、列传四十五卷、考三卷、世家及年谱十一卷、四夷附录三卷。记载了自后梁开平元年(907年)至后周显德七年(960年)共五十三年的历史。《新五代史》撰写时,增加了《旧五代史》所未能见到的史料,如《五代会要》、《五代史补》等,因此内容更加翔实。但《新五代史》对旧“志”部分大加繁削,则不足为训,故史料价值比《旧五代史》要略逊一筹。
精选书评
知书客667744
从立夏到中秋读完这部书,前后用了四个月。重点看了人物传记部分,关于天文地理的内容只是简单翻了翻。范晔写人物很有一套,特别是那些有骨气的读书人和隐士,让人看了佩服。但是他对一些历史事件的记录不够详细,让人感觉有点遗憾。文章写得不错,读起来顺畅。整体来说是本好书,就是有些地方可以再完善。甲辰年初秋读后记于北京。
后汉书
知书房
后汉书
范晔
知书客877636
翻完《后汉书》,感觉古人写史书总有种奇怪的自相矛盾。明明写的是东汉腐败亡国,细看却处处在为皇帝找借口。范晔笔下的忠臣个个死谏,可皇帝照样吃喝玩乐。最想不通的是,书里把外戚宦官写得十恶不赦,可他们不都是皇帝自己提拔的吗?读完反而更糊涂了,到底谁才是真正的祸根。
后汉书
知书房
后汉书
范晔
知书客445392
初读《后汉书》,便为范晔笔力所折服。其书熔铸群籍,采择精审,人物跃然纸上。尤擅写党锢忠烈,节义之士,读其传每每令人肃然。记光武中兴,有条不紊,开国气象如在目前;述循吏清操,文笔简净,凛然之气扑面而来。虽为历史著作,却自具文学风骨,含蓄处见深意,慷慨处显风骨。后之作史者,能出其右者寥寥。
后汉书
知书房
后汉书
范晔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