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685368
2025年09月04日
捧读范晔的《后汉书》,总不免生出几分今古相接的感慨。这部记载东汉一百九十五年风云的纪传体史书,字里行间流淌着的不仅是历史长河的余韵,更藏着中国文人千古不变的精神底色。那些早已湮没在时光里的王侯将相、儒生隐士,透过泛黄的纸页,竟与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心如此相通。 东汉士人的风骨最是令人动容。范晔笔下那些"清议"之士,在宦官专权的黑暗年代里,依然保持着"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凛然气节。李固、杜乔等人面对权势时的铮铮铁骨,读来总让人热泪盈眶。在当下这个功利至上的时代,这样的精神品格更显珍贵。我们常说"不忘初心",而《后汉书》里记载的那些舍生取义的故事,恰似一面明镜,照见当代人灵魂深处的彷徨与坚守。 书中对女性命运的记载尤为令人唏嘘。班昭续写《汉书》的坚韧,阴丽华辅佐光武帝的智慧,以及那些在乱世中飘零的普通女子,构成了一幅动人的历史画卷。范晔写她们时笔触格外温柔,这种跨越千年的共情,让冰冷的史册有了温度。我常想,若是这些女子生在今日,该是怎样一番光景?或许她们不必再如史书记载的那般隐忍,但那份坚韧与智慧,依然值得当代女性细细品味。 《后汉书》的叙事艺术堪称一绝。范晔善用"互见法",将同一事件分散在不同传记中叙述,需要读者自己拼凑完整图景。这种写法看似支离,实则暗含深意——历史本就充满多重面相,真相往往藏在字里行间。读这样的史书,不能囫囵吞枣,而要像品茶一般细细咂摸。每当我重读《党锢列传》与《宦者列传》的对应篇章,总能发现新的历史玄机,这种阅读体验实在妙不可言。 最触动我的,是书中那些关于普通人的记载。范晔不仅关注帝王将相,更留心市井小民的悲欢离合。《独行列传》里记载的那些特立独行之士,《逸民列传》中描写的隐逸高人,都在告诉我们:历史不只是大人物的舞台。这种平民视角的史观,在今天看来依然超前。读这些篇章时,我常常忍不住想象:若是范晔活在当下,会怎样记录我们这个时代普通人的故事? 掩卷沉思,《后汉书》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一部史书,更是一种观照世界的方式。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更需要这种深沉的历史眼光。那些看似遥远的东汉往事,其实都在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性中的光辉与阴暗始终如一。或许这正是经典永恒的魅力所在——它让我们在回望过去时,更清楚地看见自己。
后汉书
知书房
后汉书
范晔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新元史
知书房
新元史
柯劭忞 著
清末柯劭忞撰。二百五十七卷。内本纪二十六卷、表七卷、志七十卷、列传一百五十四卷。纪传体元代史。柯氏不满于《元史》疏漏讹误,乃搜集《永乐大典》中元代史料及历代史著、金石、笔记、文集,域外史料除袭录洪钧《元史译文证补》原文外,还译引德国人哀德蛮(Erdmann)所译拉施都丁《史集》、多桑《蒙古史》等,并参考屠寄《蒙兀儿史记》早期刻本等同时代人研究成果,将元代史事重编为是书。本纪较简,繁冗之处皆移入志书,故志书较《元史》及其他元史著作为详博。增《行省宰相年表》。然全书无自撰序跋、凡例、考异和引据出处,为论者所诟病。又因哀德蛮德文译音不可信,故《氏族表》中有一人两名之误。史学观点极为守旧。刊于辛亥后尚以“史臣曰”发表史论;《兵志》删除元代禁止汉人使用武器记载,认为元代已是“华夷大同”。1921年12月4日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下令列入正史,为《二十五史》之一。
三国志
知书房
三国志
陈寿 著
《三国志》是由西晋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代历史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陈寿前半生是在蜀汉度过,入仕后,受宦官黄皓排挤而不得志。蜀汉灭亡后,陈寿历任著作郎,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历经十年艰辛,最完成了这部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最早以《魏志》、《蜀志》、《吴志》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已合为一书。此外,陈寿在书中表现出品题人物的兴趣。他说曹操是超世之英杰,刘备是英雄,孙策、孙权是英杰,周瑜、诸葛亮、鲁肃是奇才,庞统,程昱、郭嘉、董昭是奇士,董和、刘巴是令士,和洽、常林是美士,徐邈、胡质是彦士,王粲、秦宓是才士,关羽、张飞、程普,黄盖是虎臣,陈震、董允、薛综是良臣,张辽、乐进是良将。
辽史
知书房
辽史
脱脱 著
《辽史》为元脱脱等人所撰之纪传体史书,中国历代官修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元至正三年(1343年)四月开始修撰,翌年三月成书。脱脱为都总裁,铁木儿塔识、贺惟一、张起岩、欧阳玄、揭傒斯、吕思诚为总裁官,廉惠山海牙等为修史官。元修《辽史》共116卷,包括本纪30卷,志32卷,表8卷,列传45卷,以及国语解1卷。记载上自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下至辽天祚帝耶律延禧的辽朝历史(907年-1125年),兼及耶律大石所建立之西辽历史。
精选书评
知书客867688
范晔的《后汉书》虽然有名,但问题很多。他写书的时候追求文采,反而忽略了史实。他把很多人的传记写得夸张,不够真实。书里有很多主观的评价,不够客观。他喜欢写那些有气节的人,但很多时候写得太过理想化。作为历史书,应该更注重事实,而不是文笔。后人读这本书要注意辨别,不能全信。相比《史记》和《汉书》,这本书的质量差很多。
后汉书
知书房
后汉书
范晔
知书客877636
翻完《后汉书》,感觉古人写史书总有种奇怪的自相矛盾。明明写的是东汉腐败亡国,细看却处处在为皇帝找借口。范晔笔下的忠臣个个死谏,可皇帝照样吃喝玩乐。最想不通的是,书里把外戚宦官写得十恶不赦,可他们不都是皇帝自己提拔的吗?读完反而更糊涂了,到底谁才是真正的祸根。
后汉书
知书房
后汉书
范晔
知书客325454
范晔《后汉书》虽列正史,然其笔法实有可议。观其叙事,每好标新立异,刻意与班固《汉书》立异,致有失实之处。列传中推崇党人,或为借古讽今,未必尽合史实。至若文采飞扬处,又未免以辞害意,使人疑其所载。彼时修史本为政治服务,范氏之作,恐亦难逃此窠臼。后人读之,当知其非尽可信也。大抵史家执笔,终难逃时代之局限耳。
后汉书
知书房
后汉书
范晔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