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536539
2025年09月03日
巨著,儒家之大成!妙极、绝极、精极!可通读,可摘句,可知意,可察微。取舍自如,进退随心。王侯可得其道,布衣亦明其理。礼崩乐坏时当读,太平盛世更当读。求神不如敬神,敬神不如修身。此篇乃修身之谛!洋洋数万言,字字皆珠玑,董公以大智慧为后世开蒙启智,使我华夏文明得以薪火相传。读之如饮甘露,如闻天籁,快然自足,岂不快哉!
春秋繁露
知书房
春秋繁露
董仲舒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体论
知书房
体论
杜恕 著
杜氏《体论》四卷,魏幽州刺史杜恕撰旧、新《唐志》同。恕字务伯,晋征南大将军杜预之父也。官御史中丞,出刺幽州,以斩鲜卑小子一人为程喜所劾,免为庶人,徙章武。阮武谓恕曰:「今向闲暇,可潜思成一家言。」遂著《体论》八篇,又著《兴性论》一篇。嘉平四年卒于徙所,《魏志》有传。八篇者,一曰《君》,二《臣》,三《言》,四《行》,五《政》,六《法》,七《听察》,八《用兵》;四卷者,卷凡二篇,其书盖亡于唐末,《群书治要》载有六千余言,不著篇名,审观知是《君》、《臣》、《行》、《政》、《法》、《听察》六篇,其余《言》篇、《用兵》篇略见《御览·六帖》,而《意林》以《自叙》终焉。今录出校定为一卷。恕又有《笃论》,别载于后。嘉庆二十年岁次乙亥二月既望。
明夷待访录
知书房
明夷待访录
黄宗羲 著
文集。清初黄宗羲(1610—1675)撰。一卷。宗羲有《南雷文定》已著录。此书因具有明显的民主主义思想,乾隆间列为禁书。全书分为原君、原臣、原法、置相、学校等十三目,二十一篇。“明夷”取自《周易》卦名,象征火入地中,昏主在上,明臣在下,不敢显露其明智,智能之士处于患难之中。“待访”,期待明君来访,故自称:“吾虽老矣,如箕子之见访,或庶几焉。”(《明夷待访录题辞》)有自况殷末箕子向周武王陈《洪范》的意思。成书于清康熙二年(1663),100年后的清嘉庆年间,才有初刻本印行。清末有顾氏《小石山房丛书》本,民国初年有上海中华书局薛凤昌《黎洲遗著汇刊》本,现通行1955年古籍出版社标点本,1981年中华书局重印。
法言
知书房
法言
扬雄 著
儒学类著作。亦称《扬子法言》西汉扬雄撰。十三卷。《汉书·扬雄传赞》云:雄“好古而乐道,其志欲求文章成名于后世,以为经莫大于《易》,故作《太玄》;传莫大于《论语》,故作《法言》。”《法言》摹拟《论语》,分为《学行》、《吾子》、《修身》、《问道》、《问神》等十三目,书末有《法言序》。全书内容以儒家传统思想为中心。认为“说天者莫辨乎《易》,说事者莫辨乎《书》,说体者莫辨乎《礼》,说志者莫辨乎《诗》,说理者莫辨乎《春秋》”(《法言·寡见》)。主张“书非经,非书也;言非经,非言也;言书不经,多多赘矣”(《法言·问神》)。提出“老子之言道德,吾有取焉耳;及槌提(排斥)仁义,绝灭礼学,吾无取焉耳”(《法言·问道》)。该书通行本有晋李轨注和北宋司马光集注本二种。《四库全书》收录。
精选书评
知书客748638
这部书让儒家思想从百家争鸣中脱颖而出,成为延续两千年的文化基因。那些关于灾异预警、仁政理想的论述,既透着知识分子的济世情怀,也藏着为时代开药方的迫切感。当看到“雨水调和则五谷丰登,政令失当则山崩川竭”的段落时,突然理解古人为何总爱观天象议朝政——他们是在用最朴素的联想,开辟理想的社会。
春秋繁露
知书房
春秋繁露
董仲舒
知书客929999
翻开《春秋繁露》,字里行间透出董仲舒的苦心。世人多盯着"天人感应"的大道理,我却在意他的另一面。他写这本书时已经在江都王手下当老师,远离朝廷,却还在为治国操心。一个被贬的学者,仍想着怎么用学问帮天下人,这份执着最难。看着他用阴阳五行解释人间百态,总觉得有些悲凉。皇帝用他的学说,却未必真懂他的心。
春秋繁露
知书房
春秋繁露
董仲舒
知书客991949
奇书,儒家的大智慧。好,实在好。从头到尾都值得琢磨。消遣时能看,做学问时也能看。初学者能懂,研究者也有收获。迷茫时可以读,清醒时更要读。求人不如读书,读书不如思考。思考这本书,能明白很多道理。简单的话讲深刻的理,读起来不累但收获大。讲天讲人讲秩序,把复杂的世界说清楚了。读它就够用一辈子。
春秋繁露
知书房
春秋繁露
董仲舒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