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29067
2025年09月04日
取经之艰辛,靡不具载;求法之虔诚,日月可鉴。细读玄奘三藏传记,其西行壮举可谓震古烁今。山川险阻,语言不通,然其心志坚如磐石,遂得真经东传。夫江河发于涓滴,泰山起于累土,故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所有的伟大功业都是点滴坚持汇聚而成,所有的真理光芒都是百折不挠所获。一程一记,皆为佛国胜景,高僧大德,成就文化交融。大唐西域记这部典籍,不仅记录着地理风貌的变迁,更承载着文明互鉴的永恒价值。每每展卷,总觉那驼铃声响犹在耳畔,玄奘孤身穿越流沙的身影宛在眼前。这般用生命丈量信仰的壮举,今人读来仍觉热血沸腾。其文字洗练处见功力,详实处显真诚,非亲身经历者不能道也。掩卷沉思,方知真正的行者从不在乎路途远近,只问内心是否足够虔诚。
大唐西域记
知书房
大唐西域记
玄奘 辩机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益州记
知书房
益州记
任豫 著
南朝任豫撰。记载古益州地理概貌。
宜都记
知书房
宜都记
袁山松 著
《宜都记》,亦称《宜都山川记》,是东晋袁山松(一作袁崧)任宜都(今属湖北)郡守时所作。原书已散佚,从唐代开始,陆续有人辑其佚文。欧阳询《艺文类聚》、徐坚《初学记》、陶宗仪《说郛》等均有辑文。这里所选的三段文字,即参校各本辑文整理而成的。《宜都记》是较早的一部以记述山川为主要内容的地方志。其中对长江三峡的描写尤为精绝,为盛弘之《荆州记》写三峡所本,后又经郦道元加以扩充丰富,写进《水经注》。《宜都记》以文学的笔调写三峡山水之美,应该说是具有开创性的。虽然全文已散佚,但从仅存的这几段来看,也足以说明作者具有良好的文学素养,其审美眼光、文字技巧都是相当高明的。唯其如此,才为后人所称引,成为摹写三峡山水的范本。
蛮书
知书房
蛮书
樊绰 著
又称《云南志》、 《云南记》、《云南史记》、 《南夷书》、 《南蛮书》、 《南蛮记》。民族地理著作。唐樊绰撰。十卷。绰为安南经略蔡袭幕僚,为应付南诏之扰,故广采史志,及亲历目睹所得,纂为是编。咸通四年(863)成书,次年补附录诸条。一万二千余字。 分云南界内途程、山川江源、六诏、名类、云南城镇、云南管内物产、蛮夷风俗、南蛮条教、南蛮疆界接连诸蕃夷国名十事,每事各为一卷。附录盘瓠、白虎传说,异牟寻与崔佐时誓文等六事。记述云南历史、交通、各族概况,尤以南诏社会经济、制度、军事训练及其与唐朝的关系为详。是志为现存云南方志最古者, 《新唐书·南蛮传》和《资治通鉴》有关古滇、越的记载,多取材于是编;程大昌、 李荣陛等考证《禹贡》,均宗其黑水之说,向为世人所重视。是研究云南史志的珍贵文献。原书久佚,今本系清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有武英殿聚珍版本, 《四库全书》本。近人向达《蛮书校注》(1962年中华书局版),周维衍《蛮书校注读后》(《历史研究》,1965年第六期),方国瑜《樊绰<云南志>考说》(《思想战线》,1981年第一期),均可供参考。
精选书评
知书客647130
从五月读到八月,终于看完这本书。中间因为工作忙,断断续续读了三个月。玄奘西行十九年,走过一百多个国家,记录得这么详细。他遇到很多困难,但坚持完成目标。这本书不只是地理志,更让人看到什么是真正的毅力。现代人做事情总想很快有结果,看看玄奘就明白,重要的事值得花时间。合上书的时候,感觉自己也走了一趟西域。辛丑年秋记于北京。
大唐西域记
知书房
大唐西域记
玄奘 辩机
知书客914516
立场偏颇,实在难称可靠之作。 玄奘西行虽壮,辩机笔下却多有失实之处。 看似详录风物,实则掺杂诸多主观臆测。 西域诸国本貌,经此一书反倒更加模糊。 佛门清修之人,理当持论公允,何故作此偏颇之笔? 我读时总觉其文辞虽美,却与真相相距甚远。 正如赴宴却吞下蜜里藏针的佳肴,滋味古怪得很。
大唐西域记
知书房
大唐西域记
玄奘 辩机
知书客751571
自暮春至仲夏,终将此书捧阅数遍。玄奘法师西行求法,历百八十一国,涉流沙,越葱岭,非大勇者不能为也。其记述山川道里、风土人情,纤悉必载;而精神所注,尤在弘传正法,令人见贤思齐。每读至"经途险阻,寒风惨烈"处,未尝不掩卷太息,复觉振奋。当今之世,何尝不需此等勇猛精进之气?癸卯长夏明远识于沪上听雨轩。
大唐西域记
知书房
大唐西域记
玄奘 辩机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