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226239
2025年06月22日
神针良术,中医之至宝!妙哉、绝哉、叹为观止哉!可躺平研习,可立世实用。疼痛时施针,未病时防治。医者能深造,草根也可悟。病入膏肓时用得上,养生保健时离不开。求医不如学医,吃药不如调气。铜人出针落线,金针度人与世。垂手立愈、反掌回春!
针灸大成
知书房
针灸大成
杨继洲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小品方
知书房
小品方
陈延之 著
原名《经方小品》,医方著作。陈延之撰。约成书于南北朝宋孝建元年至永徽元年 (454—473)。书名之 “经方”源自 《汉书 ·艺文志》,“小品”之义则取自佛家典籍 “小品般若”(亦译作《小品经》)。原书久佚,历代无刊本,其逸文多存于中、日古典医著《外台秘要》、《医心方》等书中。1983年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高文柱《小品方辑校》。1984年在日本前田育德会尊经阁文库发现有本书序言及卷1大部分内容的日本古卷子抄本残卷。
神农本草经
知书房
神农本草经
佚名 著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是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作者神农氏,约成书于秦汉时期。书内记载的药物凡365种,分上品、中品和下品三品。原书早已佚失。南朝陶弘景为《神农本草经》做注,并补充《名医别录》,编定《本草经集注》共七卷,把药物的品种数目增加至七百三十多种。清朝孙星衍将《神农本草经》考订辑复,成为现在通行本。 《神农本草经》为中国现存较早的药物学重要文献,本书把药分为三品:认为无毒的称上品为君,毒性小的称中品为臣,毒性剧烈的称下品为佐使。
外经微言
知书房
外经微言
陈士铎 著
养生著作。原题岐伯天师传,陈士铎述,实为后人托名之作。撰者与成书年代已无可考。原书目录始见于《汉书·艺文志》。全书分为9卷81篇,正合《黄帝内经素问》卷篇数。分述养生、经脉、脏腑、阴阳、五行、四时、运气、病因病机及治则等内容。所论与《内经》相承,亦有不同之处。其中有部分养生专篇,如命根养生篇,论述了养生之道首要慎精,精动由于心动,心动之极则水火俱动,因此安心才能利精;红铅损益篇,论述了方士采红铅以接命之理;善养篇,论述了调四时则病不生,不调四时则病必作,及养阳而不损于阴,养阴而不损于阳。书中所论,简明扼要,对于中医学术研究和理论探讨,有一定参考价值。现有清精抄本,1984年中医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精选书评
知书客946252
在众多医书中反复翻看《针灸大成》,别人常赞叹杨继洲的医术高明,我却更在意古代病人忍受针痛的勇气。那时候没有麻药,普通人为了治病要咬牙挺住,这种坚韧令人佩服。书中记载的病例很多,但背后的疼痛少有人提。现在针灸普及了,技术先进了,可古人那种忍痛治病的决心,今天的我们已经很难体会。读这本书,既要看医术,也要想病人的苦。
针灸大成
知书房
针灸大成
杨继洲
知书客669275
自壬寅惊蛰至立夏始读竟,历时两月有余。其论经络穴道,虽罗列甚详,然多取《内经》《难经》旧说,创新实寡。杨氏集诸家之长而作此书,号称"大成",然细按之,不过饾饤成编耳。针灸一道,贵在临证变通,是书但知守株,鲜及活法,岂非买椟还珠乎?至于穴位分寸,绘图粗糙,令习者茫然,尤失大家风范。丙午暮春瘦桐批于沪上小筑。
针灸大成
知书房
针灸大成
杨继洲
知书客381490
终于看完了,里面除了基本的针法,苍龙摆尾,白虎摇头,龙虎交战等等,奇经八脉和经外奇穴,还有治症配穴等等,还涉及祝由术,道家秘术,还有药王孙思邈的鬼门十三针,还有救人的回阳九针,还有五门十变,灵龟八法,还有作者一部分医案,记录望闻问切四诊法,针灸与汤药兼用之。
针灸大成
知书房
针灸大成
杨继洲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