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针灸大成
针灸大成

针灸大成

杨继洲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针灸大成》针灸专著,又名《针灸大全》,10卷。明杨继洲(济时)撰,刊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杨氏根据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简称《玄机秘要》),参考明以前20余种针灸学著作,并结合作者针灸临床经验编成此书。卷1首载仰、伏人周身总穴图,针道源流,次载《针灸直指》,包括选自《内经》、《难经》17篇有关针灸论述;卷2为周身经穴赋、百症赋、标幽赋等10篇针灸歌赋;卷3为五运、六气歌、百穴法歌等20篇歌赋及针灸问答;卷4为仰伏人尺寸图、背俞、腹部穴歌、中指取寸、九针论、针法补泻、针灸禁忌等;卷5为井荥俞原经合穴、子午流注针法、灵龟八法等;卷6、7为五脏六腑、十四经穴之主治、经穴歌、考证法、奇经八脉、经外奇穴等;卷8载《神应经》穴法及诸风、伤寒、痰喘咳嗽等临床各科疾病针灸取穴法;卷9选录各家针法及灸法,并附杨氏本人之针灸医案;卷10附陈氏(佚名)《小儿按摩经》(系现存最早之小儿按摩专书,赖此书之转载而得以流传)。本书较全面论述针灸理论、操作手法等,并考定腧穴名称和部位,记述历代名家针灸医案,为对明以前针灸学术的又一总结,是学习研究针灸的重要参考著作。
更多
书评  · 84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357998
这是一个医学智慧迸发的年代。"针"与"灸"的奥秘在医者指间流转。自《黄帝内经》奠定理论基础,到明代杨继洲集前人之大成,针灸之术历经千年淬炼,终成中华医学瑰宝。那些埋首医案的身影,那些在病人身上寻找经络的指尖,无不闪耀着东方医学的独特光芒。 杨继洲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将散落民间的针灸智慧熔于一炉。这位出身医学世家的御医,不仅继承了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更以惊人的毅力收集整理了二十余部针灸典籍。读《针灸大成》时,常能感受到字里行间那种近乎虔诚的医学热忱。他将复杂的经络学说化繁为简,把晦涩的针刺手法讲解得清晰明了,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令人叹服。 书中记载的"烧山火""透天凉"等手法,至今仍是针灸教学中的经典。我曾在一位老中医那里亲眼见证"烧山火"的神奇——三进一退的针法竟能让患者局部发热,这种通过金属针传导的生命能量,实在令人震撼。杨继洲对针刺补泻的论述尤为精妙,他将呼吸、提插、捻转等手法与人体气血运行规律完美结合,创造出具有鲜明节奏感的治疗艺术。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对艾灸的革新。传统的直接灸法容易留下疤痕,杨继洲改良的隔物灸既保留了疗效,又减轻了患者痛苦。这种以人为本的改良思想,在今天看来依然弥足珍贵。他对儿科针灸的专篇论述,更展现出医者仁心——如何用最轻柔的手法治疗最娇弱的小生命,字字句句都浸透着医者的温情。 与同时代某些固守秘方的医家不同,杨继洲展现出难得的开放胸怀。他不仅系统整理了前人经验,更勇于提出自己的创见。在论述奇经八脉时,他既尊重传统理论,又结合临床实践加以发展,这种既传承又创新的治学态度,正是《针灸大成》能流传至今的关键。读其书想见其人,仿佛能看到一个在烛光下反复推敲医案的身影,那种对医学真理的执着追求,令人动容。 遗憾的是,当今中医教育往往将《针灸大成》简化为技术手册。其实这部著作最珍贵的,是其中蕴含的整体医学观。杨继洲始终强调"针药并用"的治疗思想,反对割裂看待各种疗法。这种辩证施治的智慧,对现代医学过分专业化的倾向,不失为一剂良药。每当在诊所看到年轻医生机械地按图索穴时,总忍不住想建议他们好好读读《针灸大成》中关于"得气"的论述——那不仅仅是技术的传授,更是医道的启迪。
2025年09月04日
查看更多书评
目录·198
关于我们目录卷一·针道源流卷一·针灸直指卷一·刺热论卷一·刺疟论卷一·刺咳论卷一·刺腰痛论卷一·奇病论卷一·刺要论卷一·刺齐论卷一·刺志论卷一·长刺节论卷一·皮部论卷一·经络论卷一·骨空论卷一·刺水热穴论卷一·调经论卷一·缪刺论卷一·经刺论卷一·巨刺论卷一·卫气行论卷一·诊要经终论卷一·刺禁论卷一·刺法论卷一·五刺应五脏论卷一·九刺应九变论卷一·十二刺应十二经论卷一·手足阴阳经脉刺论卷一·标本论卷一·难经卷二·周身经穴赋(医经小学)卷二·百症赋(聚英)卷二·标幽赋(杨氏注解)卷二·席弘赋(针灸大全)卷二·金针赋(杨氏注解)卷二·玉龙赋(聚英)卷二·通玄指要赋(杨氏注解)卷二·灵光赋(针灸大全)卷二·兰江赋(杨氏书)卷二·流注指微赋(窦氏)卷三·五运主病歌(医经小学)卷三·六气为病歌卷三·百穴法歌(神应经)卷三·十二经脉歌(聚英)卷三·玉龙歌(杨氏注解)卷三·胜玉歌(杨氏)卷三·杂病穴法歌(医学入门)卷三·杂病十一穴歌卷三·长桑君天星秘诀歌卷三·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卷三·四总穴歌卷三·肘后歌卷三·回阳九针歌卷三·针内障秘歌(杨氏)卷三·针内障要歌卷三·补泻雪心歌(聚英)卷三·行针总要歌卷三·行针指要歌卷三·刺法启玄歌(六言)卷三·针法歌卷三·策卷四·背部俞穴歌卷四·腹部中穴歌卷四·中指取寸卷四·素问九针论卷四·内经补泻卷四·难经补泻卷四·神应经补泻卷四·南丰李氏补泻卷四·四明高氏补泻卷四·三衢杨氏补泻卷四·生成数(聚英)卷四·经络迎随设为问答(杨氏)卷四·禁针穴歌卷四·禁灸穴歌卷四·太乙歌卷四·尻神禁忌卷四·人神禁忌卷五·十二经井穴(杨氏)卷五·井荥俞原经合歌(医经小学)卷五·徐氏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卷五·十二经纳干支歌卷五·流注图卷五·论子午流注法(徐氏)卷五·流注开阖(医学入门)卷五·流注时日卷五·臟腑井滎俞經合主治(聚英)卷五·十二经是动所生病补泻迎随(聚英)卷五·十二經之原歌卷五·十二经病井荥俞经合补虚泻实卷五·十二经气血多少歌卷五·十二经治症主客原经(杨氏)卷五·九宮歌卷五·八法歌卷五·八法交会八脉卷五·八法交会歌卷五·八法交会八穴歌卷五·八脉配八卦歌卷五·八穴配合歌卷五·刺法启玄歌(五言)卷五·八法五虎建元日时歌卷五·八法逐日干支歌卷五·八法临时干支歌卷五·八脉图并治症穴卷五·八法手诀歌(聚英)卷六·五脏六腑卷六·十四经脉长短尺寸卷六·脏腑十二经穴起止歌卷六·手太阴肺经卷六·手阳明大肠经卷六·足阳明胃经卷六·足太阴经穴主治卷六·手少阴心经卷六·手太阳小肠经卷六·足太阳膀胱经卷六·足少阴肾经卷七·手厥阴心包经卷七·手少阳三焦经卷七·足少阳胆经卷七·足厥阴肝经卷七·任脉卷七·督脉卷七·督任要穴(杨氏)卷七·奇经八脉歌(医经小学)卷七·奇经八脉(节要)卷七·十五络脉歌(医经小学)卷七·十五络脉穴辨(医统)卷七·十五络脉(节要)卷七·十二经筋(节要)卷七·五脏募穴(聚英)卷七·八会卷七·看部取穴卷七·治病要穴(医学入门)卷七·经外奇穴(杨氏)卷七·穴同名异类(聚英)卷八·穴法(神应经)卷八·诸风门卷八·伤寒门卷八·痰喘咳嗽门卷八·诸般积聚门卷八·腹痛胀满门卷八·心脾胃门卷八·心邪癫狂门卷八·霍乱门卷八·疟疾门卷八·肿胀门(附:红疸黄疸)卷八·汗门卷八·痹厥门卷八·肠痔大便门卷八·阴疝小便门卷八·头面门卷八·咽喉门卷八·耳目门卷八·鼻口门卷八·胸背胁门卷八·手足腰腋门卷八·妇人门卷八·小儿门卷八·疮毒门卷八·续增治法卷九·治症总要(杨氏)卷九·东垣针法(聚英)卷九·名医治法(聚英)卷九·孙真人针十三鬼穴歌卷九·捷要灸法(医学入门)卷九·崔氏取四花穴法卷九·取膏肓穴法(医学入门)卷九·骑竹马灸穴法卷九·灸劳穴法(聚英);取肾俞法卷九·取灸心气法;取灸痔漏法;灸小肠疝气穴法;灸肠风下血法卷九·灸结胸伤寒法;灸阴毒结胸卷九·雷火针法;蒸脐治病法卷九·相天时;千金灸法;宝鉴发灸法卷九·艾叶医统;艾灸补泻;艾炷大小;点艾火卷九·壮数多少;灸法;炷火先后卷九·灸寒热;灸疮要法;贴灸疮卷九·灸疮膏法;洗灸疮;灸后调摄法卷九·医案(杨氏)卷十·保婴神术(按摩经)卷十·手法歌卷十·观形察色法卷十·面部五位歌卷十·命门部位歌卷十·阳掌图各穴手法仙诀卷十·阴掌图各穴手法仙诀卷十·小儿针卷十·初生调护卷十·面色图歌卷十·察色验病生死诀卷十·汤氏歌卷十·内八段锦卷十·外八段锦卷十·入门歌卷十·三关卷十·六筋卷十·治小儿诸惊推揉等法卷十·补遗

@《针灸大成》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