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
佚名

神农本草经

佚名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是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作者神农氏,约成书于秦汉时期。书内记载的药物凡365种,分上品、中品和下品三品。原书早已佚失。南朝陶弘景为《神农本草经》做注,并补充《名医别录》,编定《本草经集注》共七卷,把药物的品种数目增加至七百三十多种。清朝孙星衍将《神农本草经》考订辑复,成为现在通行本。 《神农本草经》为中国现存较早的药物学重要文献,本书把药分为三品:认为无毒的称上品为君,毒性小的称中品为臣,毒性剧烈的称下品为佐使。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68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903217
神农本草经奠定中医根基,实在了不起。
2025年07月22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959171
草木虚妄,医理难寻。
2025年07月19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468560
在药书堆里翻找,这本最老的中医经典反复看过几遍。别人都在夸神农尝百草的勇气,我却更在意书中那些默默记录药性的无名氏。那时候没有实验室,全靠身体试药,一字一句都是用命换来的。现在的人动不动就说中药不科学,却忘了这些祖宗拿命试出来的经验。看得越多,越觉得古人不容易。
2025年07月18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871180
第一次接触《神农本草经》时,只觉得它是一本古老而神秘的药典。那些晦涩难懂的药名和功效描述,让人怀疑它是否真的具有实用价值。毕竟,在那个科学尚未昌明的年代,人们如何能准确掌握药物的属性和疗效?这种疑虑一直萦绕在我心头。 传说中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固然动人,但将药物知识归功于一位神话人物,本身就带有强烈的神秘主义色彩。书中记载的365种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这种分类方式看似系统,实则充满主观臆断。上品药被描述为"久服轻身不老",这种说法在现代科学视角下显得尤为可疑。 重读这部经典时,我试图从历史角度理解它的价值。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它确实为后世中医药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不得不承认,书中大量内容都经不起现代科学的检验。比如将朱砂列为上品,称其能"养精神,安魂魄",而我们现在知道朱砂的主要成分硫化汞具有强烈毒性。 书中对药物功效的描述往往过于笼统。"主治心腹邪气"、"除寒热邪气"这样的表述,既缺乏具体的病理机制说明,也没有剂量标准。这种模糊性为后世滥用药物埋下了隐患。我注意到,许多所谓的"功效"更像是古人对疾病现象的朴素观察,而非经过严谨验证的结论。 最令我困惑的是书中强烈的天人感应思想。药物被赋予各种神秘属性,与四季、五行、方位等概念强行关联。这种思维方式虽然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探索,但也反映出认识水平的局限。将自然现象过度拟人化,终究不是科学的认知方法。 不过,平心而论,《神农本草经》在药物采集和鉴别方面确有可取之处。对药物形态、产地、采收季节的描述,展现了古人细致的观察能力。某些用药经验,如麻黄发汗、黄连清热等,也确实符合现代药理研究。但这类真知灼见往往淹没在大量未经证实的断言中。 现代人阅读这部经典时,需要保持清醒的批判意识。我们不能因为它是"经典"就全盘接受,也不能因为它古老就全盘否定。关键在于区分哪些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哪些是时代局限的产物。比如书中记载的某些食疗方剂,在现代营养学视角下仍具参考价值;而那些宣称能"通神明"、"不老延年"的方子,则明显带有迷信色彩。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书中许多药物如今已被证实具有毒性或致癌性。水银、雄黄、砒霜等矿物药被当作治病良方,这种用药观念在今天看来简直匪夷所思。这提醒我们,继承传统医学遗产时必须谨慎甄别,绝不能盲目崇古。 阅读过程中,我不断思考传统医学与现代科学的关系。我们尊重古人的探索精神,但不能固守他们的具体结论。医学的发展需要不断证伪、修正和创新。《神农本草经》的价值或许更多在于启发我们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而非提供现成的用药指南。 最后我想说,对待这样的古代典籍,我们需要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既看到它在医学史上的开创性地位,也要清醒认识其局限性。真正的科学态度不是顶礼膜拜,而是批判继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传统医学中汲取真正有益的养分,而不被那些过时甚至有害的观念所束缚。
2025年07月1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878651
读完《神农本草经》,感觉很难评价。它确实是最早的药学著作,但内容实在让人失望。书里把药物分成三品,上品无毒可以久服,中品有些毒性要看情况用,下品毒性大只能短期用。这种分类太简单,现在看根本不合理。书中记载的药物功效很多是夸大或者错误的。比如水银能杀虱子,还说是上品无毒,这完全不符合事实。书中很多内容都是抄来的,没有验证过。当时的人缺乏科学知识,只能靠经验猜测。作者把很多传说当事实记录,比如灵芝能让人成仙。这种说法现在看很可笑。书中药物用量也不准确,有的说用几铢,有的说用几两,标准不统一。描述药物形状特征时很模糊,经常只说颜色和气味,很难辨认。书里还混杂了很多迷信内容,比如某些药要在特定时辰采集。这些说法都没有根据。书中对病因的解释也很简单,只说阴阳失调,没有具体分析。治疗方法更是单一,主要靠吃药。
2025年07月13日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