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726672
2025年08月01日
在静安寺附近的书店重读《了凡四训》,旁人总赞袁了凡劝善改命之智,我却为云谷禅师点化凡愚的耐心震动。这世上最难得的,不是教人向善的箴言,而是愿意等待一个执迷者醒悟的慈悲。多少人捧着改命之说趋吉避凶,却忘了最难改的其实是那颗急功近利的心。今人读善书如服药,只求速效,哪知云谷当年与了凡对坐三日,等的就是那灵光乍破的机缘。
了凡四训
知书房
了凡四训
袁黄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训蒙骈句
知书房
训蒙骈句
司守谦 著
《训蒙骈句》,明代司守谦撰。骈句,即骈偶句,即对仗句。两马并驾为骈,二人并处为偶,意谓两两相对。古时宫中卫队行列月仗(仪仗),仪仗两两相对,故卞偶亦称对仗。以偶句为主构成字数相等的上下联,上下联词语相对,平仄相对。用这种形式的四六句写成的文章,晚唐时称作“四六”,宋明沿用,至清改称骈体。对童蒙进行骈句训练,为作文作诗建立根基。《训蒙骈句》按韵部的顺次,由三言、四言、五言、七言、十一言的五对骈句组成一段,每韵三段。此书与《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当可为吟诗作对之基,爱好诗文者,若熟而能诵,必大利于笔。
中说
知书房
中说
王通 著
一名《文中子》。为隋末名儒王通子福郊、福畤仿《论语》体例,集通生前言论,以问答形式整理而成。今有宋阮逸注十卷本。分《王道》、《天地》、《事君》、《周公》、《问易》、《礼乐》、《述史》、《魏相》、《立命》、《关朗》十篇。其哲学思想确认天、地、人为“三才”,“天者统元气焉”,“地者统元形焉”,“人者统元识焉”,但又相信“天神”、“地祇”的存在。认为治乱、穷达、凶吉都有命,“君子畏之”,又认为吉凶祸福,惟人自召,在人自取。矛盾之处很多。政治思想的核心是“明王道”,抨击现实社会暴政,依据孟子仁政学说,提出要统治者“遗身”(即至公无私)、“推诚”,盼望重建王道政治。主张儒、佛、道三教归一,但以儒家为主。并希望恢复分封制和井田制。王通在《中说》中提出的思想是宋代理学的先声。后人因其中所记王通门人多隋唐间大臣,年龄与事实不符,或疑其为伪作,虽不尽然,但其中有夸饰之词,则为事实。中统 元世祖年号(1260—1264)。凡五年。
体论
知书房
体论
杜恕 著
杜氏《体论》四卷,魏幽州刺史杜恕撰旧、新《唐志》同。恕字务伯,晋征南大将军杜预之父也。官御史中丞,出刺幽州,以斩鲜卑小子一人为程喜所劾,免为庶人,徙章武。阮武谓恕曰:「今向闲暇,可潜思成一家言。」遂著《体论》八篇,又著《兴性论》一篇。嘉平四年卒于徙所,《魏志》有传。八篇者,一曰《君》,二《臣》,三《言》,四《行》,五《政》,六《法》,七《听察》,八《用兵》;四卷者,卷凡二篇,其书盖亡于唐末,《群书治要》载有六千余言,不著篇名,审观知是《君》、《臣》、《行》、《政》、《法》、《听察》六篇,其余《言》篇、《用兵》篇略见《御览·六帖》,而《意林》以《自叙》终焉。今录出校定为一卷。恕又有《笃论》,别载于后。嘉庆二十年岁次乙亥二月既望。
精选书评
知书客108890
"命自我立,福自己求"——《了凡四训》用一场个人命运的修行实验,为每颗躁动不安的现代心灵开辟了破茧重生的精神路径。这部明代家训以平实笔触解构宿命论的桎梏,在科举仕途的叙事外壳下,藏着对现代人依然有效的生命密码:当我们把道德的尺度归还给心灵,命运就变成了可以重新编程的开放式文本。
了凡四训
知书房
了凡四训
袁黄
知书客445392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袁了凡《了凡四训》以朴素智慧揭示命运真谛,四训宛如明镜,照见修身立命之道。这部明代家训将儒家克己、佛家因果、道家自然熔于一炉,以自身改命经历为筏,指引后人挣脱宿命桎梏。改过之法如砥砺,积善之方似春雨,谦德之效若北辰,四百年来滋养无数迷途心灵,证明人生真境界不在趋吉避凶,而在觉性自醒。
了凡四训
知书房
了凡四训
袁黄
知书客649129
人生解惑之书,却让人越读越困惑。改命之说,是真是假?行善积德,究竟几分可信?时而觉得醍醐灌顶,时而疑为胡言乱语。顺境时读之,以为天机尽显;逆境时读之,又觉玄虚难测。到底该信其因果报应,还是疑其宿命论调?袁了凡啊袁了凡,你这训诫是渡人舟楫,还是迷人云雾?读一遍糊涂,读两遍更糊涂,偏偏还要继续读下去,真是奇哉怪哉!
了凡四训
知书房
了凡四训
袁黄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