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18971
2025年09月04日
推荐⭐⭐⭐⭐⭐ 三年前初读《邓析子》,只觉得晦涩难懂,草草翻过便束之高阁;直到上周在法院旁听了一场精彩的辩论,律师援引"两可之说"的场面让我突然想起这本先秦奇书。回家后迫不及待从书柜深处找出这本落满灰尘的典籍,竟读得手不释卷。 记得第一次接触邓析,还是在大学法学院的法制史课上。教授说他是"名家鼻祖",我却只记住了"操两可之说,设无穷之辞"这个标签。直到亲眼目睹现代法庭上律师运用"两可"的辩论技巧,才恍然大悟——原来两千年前的智慧,至今仍在司法实践中焕发着生命力。 《邓析子》现存《无厚》《转辞》两篇,虽仅三千余字,却字字珠玑。最让我震撼的是《无厚篇》中"天于人无厚也,君于民无厚也,父于子无厚也"的论断。初读时觉得太过冷酷,如今细想却暗含平等法理。邓析将天地君亲一视同仁地置于法律天平之上,这种思想在等级森严的春秋时期,简直石破天惊。我常想,若是邓析能看到今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原则,不知会作何感想。 特别着迷于书中"推辩"的智慧。邓析说"不推则无以达微",这种抽丝剥茧的论证方式,与当下法庭上的质证技巧何其相似。前日重读"山渊平,天地比"的命题,忽然明白这不是诡辩,而是教人突破思维定式。就像上周那场庭审,当对方律师执着于表面证据时,胜诉方却另辟蹊径找到了突破口——这不正是邓析"别殊类使不相害"的现代演绎吗? 《转辞篇》中"夫言之术,与智者言依于博,与博者言依于辩"这段尤其精妙。作为经常参加学术研讨的法学研究者,我深有体会。去年在某次研讨会上,见一位前辈学者面对不同提问者随时调整论述策略,时而引经据典,时而化繁为简,当时只觉得叹为观止,现在想来分明是得了邓析真传。 最感慨的是邓析的命运。这位提出"不法先王,不是礼义"的思想先驱,最终因"乱法"被执政者杀害。站在郑州的邓析雕像前,看着这位手持竹简的先贤,突然想起《转辞篇》里那句"夫治之法莫大于私不行"。两千年过去了,我们还在为"杜绝司法私欲"而奋斗,先贤的智慧依然在照亮当下的法治之路。 合上书页,窗外已是华灯初上。现代都市的霓虹与竹简上的墨迹在脑海中重叠,突然明白何为"历久弥新"。邓析子的智慧就像黄河流水,表面看来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但深入观察就会发现,那些关于公平正义的思考,始终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奔涌不息。此刻特别想对那位两千年前的郑国大夫说:您提出的问题,我们仍在解答;您追求的理想,我们仍在实现。
邓析子
知书房
邓析子
邓析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折狱龟鉴
知书房
折狱龟鉴
郑克 著
《折狱龟鉴》是宋代法学家郑克撰著的一部法学著作,成书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全书共八卷,分为释冤、惩恶、察奸、迹盗、议罪、严明等二十门,包含了侦查破案、法庭审讯、司法鉴定、痕迹物证、调解纠纷、辨诬雪冤、定罪量刑等方面疑难案例三百九十五个,并加有作者精到的评论。本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狱讼案例汇编,作为宋代侦查类文集的集大成者,其所反映的鞫情断狱思想突破了前世较为朴素的侦查方法,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中一些治狱思想也为后世所称道借鉴。
韩非子
知书房
韩非子
佚名 著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法家韩非的著作总集。《韩非子》 是在韩非子逝世后,后人辑集而成的。据《汉书·艺文志》著录《韩非子》五十五篇,《隋书·经籍志》著录二十卷,张守节《史记正义》引阮孝绪《七录》(或以为刘向《七录》)也说“《韩非子》二十卷。”篇数、卷数皆与今本相符,可见今本并无残缺。韩非是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于一身,将辩证法、朴素唯物主义与法融为一体,为后世留下了大量言论及著作。其学说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统治阶级治国的思想基础。
申子
知书房
申子
申不害 著
法家著作之一。战国时期申不害作。《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称二篇,《汉书·艺文志》记载有六篇,今仅存有《大体》一篇,收录在《群书治要》第36卷中。《玉函山房辑佚书》也辑录其片断。内容是论述驭臣之道,阐发术治理论。认为法、术、势是君主的三大政治法宝,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术”。
精选书评
知书客243998
《邓析子》虽然篇幅不长,但道理很实在。书中讲人要明辨是非,不被表面现象迷惑。邓析子本人就是靠聪明才智获得名声,他证明普通人也能靠努力改变命运。书里强调规则很重要,做事要坚持原则。他的思想在当时很先进,直到现在看也很有价值。一个人只要有真本事,不怕被埋没。这本书告诉我们,智慧不分地位高低,关键在于自己怎么用。
邓析子
知书房
邓析子
邓析
知书客879169
六月初拿到这部书,花了一个月才勉强读完。第一卷讲刑名,第二卷是杂说,都是后人拼凑的东西。邓析写的东西很枯燥,道理讲得也很浅。他喜欢玩弄文字,搞些诡辩的把戏,实际上没什么深度。很多人说他厉害,我看不过是虚名。他这套东西放在现代根本不实用。翻完最后一页的时候,我已经很烦了。这本书不值得花这么多时间。甲辰夏日记于苏州。
邓析子
知书房
邓析子
邓析
知书客833035
读《邓析子》时,总觉得抓不住重点。正着读不懂,反着读更糊涂。高兴时看不进去,烦心时更没耐心。聪明人也许能懂,普通人只能干瞪眼。顺境时不想看,逆境时看不明白。求神不如看书,看书不如想通。但就是想不通!道理就在那摆着,可就是摸不着。每个字都认识,连起来就迷糊。读完了还是困惑,不读更困惑。这书让人越读越茫然。
邓析子
知书房
邓析子
邓析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