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98179
2025年08月01日
”金屋藏娇终成恨,长门买赋表深悲。”
长门赋
知书房
长门赋
司马相如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曾国藩家书
知书房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 著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曾国藩作为清代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对书信格式极为讲究,显示了他恭肃、严谨的作风。
河东赋
知书房
河东赋
扬雄 著
辞赋名篇。西汉扬雄作。《汉书》见载。元延二年(前11)三月,成帝帅群臣,横渡黄河,行幸河东祭祀后土。“既祭,行游介山,回安邑,顾龙门,览盐池,登历观,陟西岳,以望八荒”(《汉书》扬雄“自序”)。天子追踪殷周之墟,遥思尧舜之风,雄以为“临川羡鱼,不如归而结网”。于是上《河东赋》以劝。此文可分为三段:开段为前引,写暮春谒神于河东,形容车驾旌旗之盛。中段述成帝追观先代遗迹:览介山,思晋文公及介子推;追慕大禹疏决龙门;登历观(山西永济县山名)而望舜之所耕。他将这些遗迹与远处战场陔下(项羽败处)南巢(夏桀败处)相较,认为这些地方均不如河东。于是天子乘翠龙,渡大河,登华山,该地祥云迎,甘雨降,天子遂叱风伯,呵雨师,大致斥令制风制雨。最后一段乃为对天子及汉代的歌功颂德,而这篇赋的结尾不带任何规谏之辞。扬雄自谓此文目的在于劝。然细绎全文,此赋表面上是对王朝汉德的颂扬,实际上寓讽谏于颂扬之中。姚鼐《古文辞类纂》评云:“《上林》之末有游乎六芝之囿及翱翔书圃之语。此文(《河东赋》)法之,借行游为喻,言以天道为车马,以六经为容,行乎帝王之途,何必巡望山川以为观览乎。”全文仿《楚辞》体,亦融合散体之字句。《汉书·扬雄传》所收录之四赋,《文选》仅此篇未录,其由盖因其体裁和文句不特出,此赋或非子云之佳作也。
高唐赋
知书房
高唐赋
宋玉 著
先秦辞赋。旧题战国楚宋玉作。见于南朝梁萧统编《文选》卷19。赋首有序,写宋玉为楚襄王述说,楚国先王游于高唐之台时,曾梦见巫山之女,“王因幸之”。此女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楚王听罢,便令宋玉撰《高唐赋》。赋先写高唐之大,登岩眺望,可观百谷汇集。然后写树木郁盛,奇葩覆盖,盘石险峻。又写花卉香草,斗艳吐芳,众雀嗷嗷,雌雄相失,哀鸣相号。再写当年的游仙方士以及礼神、打猎的情景。这篇赋等于引导楚王游览了一趟高唐。最后讲“思万方,忧国害,开贤圣,辅不逮”,即所谓“曲终奏雅”,稍进讽谏之意。刘勰《文心雕龙·诠赋》指出宋玉的赋,“述客主以首引,极声貌以穷文”。这两大特点,在《高唐赋》中充分地显现出来。历代学者对宋玉《高唐赋》及其他几篇赋的真伪,提出过一些疑问,认为当出于汉武帝以后人的假托,但无确据。《高唐赋》对汉赋影响较大,所述高唐神女的故事,在后世读者中流传颇广,以至历代文学作品中常以“巫山云雨”来比喻男女情爱。
精选书评
知书客622478
有人说《长门赋》写尽了失宠妃子的凄苦,但我觉得这不过是司马相如的逢迎之作。汉武帝喜欢辞赋,他就写了这篇来讨好皇帝。别人说这篇文章感情真挚,我却只看到刻意堆砌的伤心词句。陈皇后被废是真事,但司马相如借题发挥的成分更多。一个男人代写女人的哀怨,能有多真实?本质上还是为了自己的仕途。这篇文章被捧得太高,其实经不起推敲。
长门赋
知书房
长门赋
司马相如
知书客636365
这本赋又美又奇怪。好看吗?好像好看。懂了吗?其实不太懂。读着读着就迷路了。从开头看可以,从中间看也行,好像都对又好像不对。高兴时看了糊涂,难过时看了更难过。文人说它好,我却看不出好在哪。情书写得这么绕,真的有用吗?想看懂,但是看不懂。可不看又觉得可惜。到底怎么写出来的?为什么要这样写?
长门赋
知书房
长门赋
司马相如
知书客191091
自八月末灯下展卷,数日间竟不能卒读。此赋铺陈宫怨,文辞藻丽,然矫饰过甚,情伪而辞费。相如以才子之笔,代妇人立言,终觉隔靴搔痒。所谓"金屋藏娇"之叹,不过是文人自怜身世之托辞耳。尤恶其结尾忽作规谏语,使全篇顿失哀婉之致,俨然庙堂谏章,殊失赋体本真。昔人谓"劝百讽一",信哉斯言!壬寅秋夜,青崖漫笔于钱塘。
长门赋
知书房
长门赋
司马相如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