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985695
2025年08月01日
我始终对《五星占》这类古代占星术著作持保留态度,尽管它在考古学和天文学史上具有特殊地位。1973年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这部帛书,确实为我们研究汉代天文学提供了珍贵资料,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它本质上仍是一部充满神秘主义色彩的占卜手册。 这部成书于西汉文帝时期的作品,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前部记录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运行规律;后部则是以星象占验吉凶的"巫咸占"。这种将天文观测与占卜预言混为一谈的写作方式,恰恰反映了古代科学尚未从神秘主义中独立出来的历史局限。作为现代读者,我们需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这部作品的价值与局限。 从积极方面看,《五星占》确实体现了汉代天文学的发展水平。书中关于金星会合周期的记载为584.4日,与现代测算的583.92日仅差0.48日;对土星周期的记录为30年,与现代测算的29.46年也相当接近。这些数据证明当时的天文观测已达到相当精确的程度。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宝贵的天文观测成果最终都被纳入了占卜体系,成为预测人事吉凶的工具。 书中将五星与五方、五行、五帝等概念对应,构建了一个天人感应的宇宙模型。木星主东方、属木、对应太昊;火星主南方、属火、对应炎帝;土星主中央、属土、对应黄帝;金星主西方、属金、对应少昊;水星主北方、属水、对应颛顼。这种将自然现象与社会人事强行对应的思维方式,在今天看来显然缺乏科学依据。 更值得商榷的是后半部分的占验内容。书中声称"太白(金星)经天,天下大乱,诸侯争权";"辰星(水星)出东方,天下大水";"荧惑(火星)守心,帝王死"。这类将特定天象与人间祸福简单对应的论断,既没有统计学依据,也缺乏因果逻辑。历史告诉我们,天象变化与人间事务并无必然联系,这种关联性更多是古人想象力的产物。 平心而论,《五星占》反映了古人对宇宙的好奇与探索精神,这种精神本身值得肯定。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古人受限于当时的认知水平,往往将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赋予超自然解释。今天我们研究这类文献,重点应该放在了解古人如何认识世界,而不是将其中的占卜内容奉为真理。 从科学史角度看,《五星占》的价值在于它记录了汉代的天文观测数据,而非它的占卜预言。这些数据对研究古代天文学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但其中的占星术内容,则应该被视为人类认知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产物,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 现代天文学已经证明,行星运行遵循严格的物理规律,与人间事务毫无关联。我们仰望星空时,应该带着科学探索的精神,而非寻求神秘启示。正如卡尔·萨根所说:"在宇宙中寻找生命的意义,就像在莎士比亚全集中寻找某个字母出现的频率一样荒谬。"意义不在星象中,而在我们自己的创造中。 研究《五星占》这类古籍时,我们需要保持理性态度:既肯定其中蕴含的历史价值和科学萌芽,也要清醒认识到其中的迷信成分。真正的科学精神不在于盲目崇拜古人,而在于站在巨人肩膀上看得更远。古代天文学家的观测成果值得我们尊重,但他们将天象与人事联系起来的思维方式,则应该被现代科学思维所超越。
五星占
知书房
五星占
佚名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星经
知书房
星经
甘德 著
《星经》,记星象之书。一名《通占大象历星经》,是中国古代署名甘公、石申的天文星占著作。本书渊源甚早,流传演变亦甚久。今存本题“汉甘公石申著,南昌李溶校”,或不记撰人姓氏。所传有明陶宗仪《说郛》本,明程荣等3种刻本《汉魏丛书》本,明毛晋《津逮秘书》本,明顾玄纬《小十三经》本,《道藏》本,清王谟《汉魏遗书钞》本,《五朝小说》本等,均较晚。以源流而论,《史记天官书》曾有“甘石历”之称,《汉书天文志》曾著录《甘氏石氏经》。现今通行本《星经》两卷,或不署撰者名,或托名汉甘公、石申撰。故又名 《甘石星经》。约唐宋人所辑,曾编入《道藏》。
夏侯阳算经
知书房
夏侯阳算经
夏侯阳 著
古代数学名著。原作著者夏侯阳,卷数不详。成书约在4世纪至5世纪中叶。现传本著者不详。共三卷,成书在8世纪以后,原作在唐初为国子监算学科钦定教科书,列入“十部算经”。北宋元丰七年(1084)秘书省校刻十部算经时,原作已失传,故以当时唐代的无注本《夏侯阳算经》三卷代之,辗转流传至今。该本含有4至8世纪的史料,故绝非原作。原本可考部分仅为“夏侯阳曰……”以下600字,它概述了筹算的乘除法则和分数法则,给出了“法除”、“步除”、“约除”及开平方开立方的运算方法。现传本中共含83个问题,大多为当时社会生活中各方面的计算问题,如“方仓”、“两税米”和“两税钱”等。其中一部分算题与《孙子》相类似,在计算方法上表现了对筹算制度进行改良的倾向。由于例题结合实际,对普及数学知识和计算技能起一定的作用。该书曾传入日本,在9世纪的日本书目中含有此书,可惜也已失传。现传最好版本为明代藏书家汲古阁毛氏的影宋抄本,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另有《武英殿聚珍本》,常用的版本为清孔继涵刻《算经十书》本。
孙子算经
知书房
孙子算经
佚名 著
古代数学名著。作者不详,共3卷。成书年代史书无确切记载,据考证约在三国两晋时期(280—420)。卷上详尽记载了筹算记数和筹算的乘除算法,卷中叙述了筹算的分数算法和开平方算法,卷下收集了各种应用问题。卷中、下共列出市易、田城、仓窖、兽禽、营建、赋役、测望和军旅等各类算题64个,其内容不如《九章算术》丰富和深奥(个别题除外),但所列问题浅近易晓,趣味性强且解法巧妙。其中“荡杯”和“鸡兔同笼”问题近于家喻户晓,其影响之深广在现代算术教科书中仍可见。卷下26题“物不知数”更为数学界所熟知,它是世界数学史上第一个“一次同余组”问题。书中不仅给出正确答案而且指明解的结构,事实上已经得出了重要的“剩余定理”,可惜的是该书没有说明解法原理,后南宋秦九韶创立“大衍求一术”,使这一问题(在一般意义下)得到圆满的解决。1852年“物不知数”问题和“大衍求一术”传入欧洲,受到数学界的高度评价,“物不知数”被誉为“中国剩余定理”或“孙子定理”。该书还是流传至今的典籍中记叙筹算制度最早和较为详细的一部著作,是考证古代筹算法的珍贵资料。唐初,被列为“十部算经”之一,且为国子监算学科学生的教科书。公元702年日本始建学校时,也将之作为数学课本。该书流传甚广,现传版本甚多,其中最好的版本为南宋本,现藏于上海图书馆,其他还有《武英殿聚珍本》、《知不足斋丛书》本。常见的版本是清孔继涵刻的《算经十书》本,即《微波榭本》。
精选书评
知书客772976
在众多古代天文文献中,《五星占》非常特别。一般人关注它精准的天象预测,我更看重古人如何通过观察星空来理解自然规律。在那个科学不发达的年代,他们能总结出行星运行的周期性,实在难得。这份文献不仅记载天象,更体现了人类探索未知的勇气和智慧。每次翻阅,都让我对古人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充满敬佩。
五星占
知书房
五星占
佚名
知书客101656
《五星占》真是一本让人看不懂的书。它讲的是古代人怎么观察星星,怎么用星星预测事情。听起来很神秘,但读起来很费劲。里面有很多奇怪的符号和说法,根本看不明白。古人真的靠这些决定国家大事吗?这些星星的变化真的能预测未来吗?让人觉得很怀疑。这种书想研究清楚太难了,需要很多专业知识。普通人读起来只会一头雾水。
五星占
知书房
五星占
佚名
知书客131746
天书也!观星之秘,尽在此册。快哉,奇哉,妙哉!日观可,夜观亦可;得意时观,潦倒时观更佳。将相可悟,布衣也悟。年少时读开眼,年长时读明心。我每夜枕书而观,星河璀璨处竟是人生至理。读它百遍,不如抬头看天一眼。星象在变,天命在握!
五星占
知书房
五星占
佚名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