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509790
2025年07月01日
奇书也,偏又得见这等妙物。汴京风物满纸潋滟,却愈看愈觉虚妄。金粉楼台浮眼底,酒旗歌扇总关情。可截断看可连缀看,横竖都成个破碎的梦。得意时读来添三分惆怅,失意时阅后更增七分怆然。世事终成空,繁华终作土。诸君且看这本《梦华录》的前身,比《东京梦华录》更多三分血泪。悟甚么?醉眼望汴梁,不过是一场大梦中人记的另一场梦罢了。
都城纪胜
知书房
都城纪胜
耐得翁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宜都记
知书房
宜都记
袁山松 著
《宜都记》,亦称《宜都山川记》,是东晋袁山松(一作袁崧)任宜都(今属湖北)郡守时所作。原书已散佚,从唐代开始,陆续有人辑其佚文。欧阳询《艺文类聚》、徐坚《初学记》、陶宗仪《说郛》等均有辑文。这里所选的三段文字,即参校各本辑文整理而成的。《宜都记》是较早的一部以记述山川为主要内容的地方志。其中对长江三峡的描写尤为精绝,为盛弘之《荆州记》写三峡所本,后又经郦道元加以扩充丰富,写进《水经注》。《宜都记》以文学的笔调写三峡山水之美,应该说是具有开创性的。虽然全文已散佚,但从仅存的这几段来看,也足以说明作者具有良好的文学素养,其审美眼光、文字技巧都是相当高明的。唯其如此,才为后人所称引,成为摹写三峡山水的范本。
三辅黄图
知书房
三辅黄图
佚名 著
城镇志。南北朝佚名撰。成书约在南北朝前。并杂用晋以后至唐时地名。二万三千余字。书名最早见于《水经注》,《隋书·经籍志》亦著录。原书一卷,今本为六卷三十六篇。记载秦汉时期长安的城池、宫观、陵庙、明堂、辟雍、郊峙等。所记建筑均指明所在方位,是研究关中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清毕沅、孙星衍、近人张宗祥均有校本。宋人晁公武《读书志》认为南朝梁、陈间人作,程大昌《雍录》认为唐肃宗以后人作。但因*《水经注》曾引用此书,《隋书·地理志》亦曾著录,故成书年代应不晚于南北朝。
北户录
知书房
北户录
段公路 著
地理杂志。唐段公路纂,崔龟图注。三卷。公路仕历不见史传。约咸通十二年(871)从茂名归南海。其先仕南粤,后官万年县尉,是书为作者亲自南游五岭间采撷民间风土、习俗、歌谣、哀乐等而作。以《史记·秦本纪》 “南尽北户”,即开北户以向日名书。约二万字。卷一所记通犀、孔雀、鹧鸪、鹦鹉、绯猴、蚺虵牙、红虵、水鱼等陆水动物及飞禽生态习性、地理分布及捕捉饲养方法、用途等;卷二载蚊扇、鹅毛被、红虾盃、鸡毛笔、红盐等用物、食品;卷三记岭南无核荔枝、变柑、山桔子、山胡桃、白杨梅及越王竹、指甲花等花卉竹木。对研究我国唐代岭外地区生物资源、地理环境及人们生活习俗、食品结构等颇有意义。有《古今说海》、《学海类编》、 《丛书集成》、 《四库全书》各本。
精选书评
知书客868231
这本《都城纪胜》多数人关注南宋临安的繁华盛景,我却看到背后的隐忧。作者耐得翁笔下夜市灯火如昼,瓦舍勾栏昼夜不休,但字里行间透着末世颓唐。当时偏安一隅的朝廷,用虚假繁荣掩盖积弱。最讽刺的是,这本书成书后四十余年,临安就陷落了。看似热闹的都城记事,实则是写给盛世的祭文。
都城纪胜
知书房
都城纪胜
耐得翁
知书客955181
《都城纪胜》真是一部了不起的著作,将临安城的繁华景象描绘得如在目前。那些酒楼歌馆、商铺街市,简直让人心驰神往,恨不能穿越回那个盛世的临安。作者笔下的市井风情和节令习俗,无不展现了大宋都城的独特魅力。虽然盛世没那么长久,但《都城纪胜》却让这一段历史流光溢彩地留在了中国城市史的画卷中,成为我们永远的文化记忆。
都城纪胜
知书房
都城纪胜
耐得翁
知书客278555
八月酷暑中偶得此书,于青灯下断续读竟。所述南宋临安风物,酒肆瓦舍,歌馆茶坊,皆极详尽,读之恍然如见。然细究其里,竟不知作者为谁,所记何时,坊间传闻纷纭莫辨。昔年繁华,今安在哉?纸上游览,愈觉迷离。所谓"纪胜",究竟是实录旧梦,抑或虚构胜景?掩卷沉思,但见窗外梧桐叶落,秋意已悄然袭来。壬寅仲秋读记于钱塘江畔。
都城纪胜
知书房
都城纪胜
耐得翁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