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66736
2025年07月03日
一本让人平静的书。闲时可以翻几页,忙时也可以看看。年轻人读得懂,老人读也合适。得意时读它,失意时也适合。可以一段一段看,也可以整本书看完。文字简单但道理很深。讲生活态度,说处世方法。看了心里舒坦,做事也稳当。摆一本在桌上,随手翻翻就有收获。
小窗幽记
知书房
小窗幽记
陈继儒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伯牙琴
知书房
伯牙琴
邓牧 著
宋末元初邓牧著。一卷。以“伯牙鼓琴”故事作为书名,是因作者认为知音难遇,故以俞伯牙自命,希望世人能像钟子期那样“被琴绝弦”,理解和接受他的思想。原有诗文六十余篇,现仅存文三十一篇、诗十三首。自序中称知音难觅,故托“伯牙鼓琴”故事以为书名。书中充满爱国主义激情和初步的民主思想。《君道》、《吏道》诸篇对封建帝王和贪官酷吏进行了大胆的抨击,对人民的反抗斗争深表同情,说:“夫夺其食,不得不怒;竭其力,不得不怨。人之乱也,由夺其食;人之危也,由竭其力。”《二戒》篇影射元统治者为“狗”,指出人不能对“狗”妥协。《见尧赋》等篇幻想恢复尧舜时代“君民间相安无事”的长治久安社会,提出“废有司,去县令,听天下自为治乱安危”的社会理想。有《知不足斋丛书》本,1959年中华书局出版张岂之、刘厚祜标点本。
袁阳源集
知书房
袁阳源集
袁淑 著
南朝宋诗文别集。一名《袁忠宪集》。袁淑撰。袁淑字阳源,死后追赠太尉,谥忠宪。据《宋书》本传,袁淑有文集传于世。《隋书·经籍志》著录《袁淑集》11卷,其中包括录1卷,又说明“梁十卷,录一卷”,可见《隋志》所见即南朝旧本。《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 艺文志》著录十卷。宋时已佚。今有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本一卷。
甘泉赋
知书房
甘泉赋
扬雄 著
汉赋。西汉扬雄作。是汉代宫殿赋的代表作之一。《汉书·扬雄传》说:“孝成帝时,客有荐雄文似相如者,上方郊祠甘泉泰畴、汾阴后土,以求继嗣,召雄待诏承明之庭。正月,从上《甘泉》,还奏《甘泉赋》以风。”又说:“甘泉本因秦离宫,既奢泰,而武帝复增通天、高光、迎风。宫外近则洪厓、旁皇、储胥、弩阹,远则石关、封峦、枝鹊、露寒、棠梨、师得,游观屈奇瑰玮,非木摩而不雕,墙涂而不画,周宣所考,般庚所迁,夏卑宫室,唐虞棌椽三等之制也。且为其已久矣,非成帝所造,欲谏则非时,欲默则不能已,故遂推而隆之,乃上比于帝室紫宫,若曰此非人力之所能为,党鬼神可也。又是时赵昭仪方大幸,每上甘泉,常法从,在属车间豹尾中。故雄聊盛言车骑之众,参丽之驾,非所以感动天地,逆厘三神。又言‘屏玉女,却虙妃’,以微戒齐肃之事。赋成奏之,天子异焉。”明代张溥曾评此赋说:“自比讽谏,相如不死。”(《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此赋是扬雄随汉成帝郊祀甘泉宫归还后所作。赋中把天子郊祀的盛况铺张得恍若遨游仙境,并颂扬刘氏王朝地久天长。同时,赋中又贯串着讽谏之意。作者以天帝居住的“紫宫”比拟甘泉宫的规模气概,意在讽示帝王的过分奢丽;又从现实中的甘泉宫追溯到历史上夏桀的“琁室”和商纣的“倾宫”,讽示成帝当以亡国之君为戒,讽谕之意更为明显。在艺术上,此赋铺陈夸张,想象丰富,气魄宏伟,文辞流丽,但属模仿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赋》,缺乏自己的特色。
精选书评
知书客117583
《小窗幽记》写的是闲情,但细看却藏着锋芒。陈继儒表面上谈风月,实际上每个字都带着文人的傲气。他写山水,其实是在写自己不肯低头的心。这本书看似轻松,读久了却觉得沉重,因为里面全是不得志的牢骚。晚明文人总爱这样,把不满藏在优雅的文字里。但话说回来,正是这种别扭劲儿,让这些小文章活到了现在。
小窗幽记
知书房
小窗幽记
陈继儒
知书客492043
自暮春展卷至仲夏掩册,凡二月有余。此书标榜清言,杂糅儒释,忽而鞭辟入里,忽而玄虚难解,令人如坠五里雾中。陈氏欲摹《世说》之风骨,却时露刻意;效《菜根》之警句,反失之穿凿。所谓"幽"者,恐非意境之幽深,乃文理之幽晦耳。间有佳句如珠玉,终难掩整体之支离。庚子长夏困居沪上,灯下重读,愈觉其言飘飘无所归。
小窗幽记
知书房
小窗幽记
陈继儒
知书客982324
大多数人读《小窗幽记》都说它有文人风骨,可我看久了就觉得不对劲。书里总在讲淡泊名利,却又忍不住夸自己清高。说要远离世俗,可每一页都在炫耀自己的境界。更可笑的是,它一面骂世人庸俗,一面又巴不得别人来读它夸它。这种矛盾太明显了。所谓的清言妙语,不过是给自己脸上贴金罢了。
小窗幽记
知书房
小窗幽记
陈继儒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