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哀秦二世赋
知书房
哀秦二世赋
司马相如 著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31
发表书评
古之帝王治国,当以仁义为本,以民为念,如尧舜禹汤,垂拱而治,天下归心。今观秦二世胡亥,宠信赵高,残害忠良,暴虐无道,终致身死国灭,为天下笑。每读史至此处,未尝不掩卷太息,深感治国之道,不在威权,而在德政。秦之速亡,非天意也,实乃人祸。二世继位,本可承先帝之余烈,安天下,抚万民,却倒行逆施,自毁长城,此等昏君,岂不令人扼腕?
昔日李斯上书谏逐客,何其明智;后阿谀赵高,助纣为虐,又何其愚昧。可见人之气节,最易随权势消磨。赵高指鹿为马,群臣莫敢言非,此乃专制之恶果,使智者缄口,勇者畏缩。二世之朝,是非颠倒,黑白混淆,竟至如此地步,读来令人毛骨悚然。吾常思,若李斯能持守初心,若蒙恬兄弟得以保全,秦之命运,或未可知。然历史不容假设,唯有教训长存。
今人读史,当以秦二世为鉴。权力若无制衡,必致腐败;言论若无自由,必生谄媚。二世之败,不仅败于暴政,更败于闭塞言路,拒谏饰非。观今日某些为官者,对上唯唯诺诺,对下颐指气使,与秦二世时之臣工何异?历史虽不会简单重复,但人性弱点千古相通。我辈当谨记:居高位者更需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太史公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诚哉斯言!秦二世之故事,非独帝王将相可鉴,凡人处世,亦当明辨是非,坚守原则。阿谀逢迎或许能得一时之利,终将付出惨痛代价。读《哀秦二世赋》,愈觉古人"以史为鉴"四字,字字千钧。当今之世,虽云开明,然权力腐蚀人心之事,仍不绝于书。愿世人常怀戒惧之心,勿重蹈覆辙,则国家幸甚,民族幸甚。
读《哀秦二世赋》总让人脊背发凉,这哪里是在写历史,分明是照见现实的铜镜。秦二世胡亥的悲剧,不是简单的昏庸无能四个字能概括的,那是一个被权力异化的灵魂标本。当赵高牵着这个年轻人的鼻子走向深渊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宫廷阴谋,更是人性在绝对权力面前的集体溃败。
为君者不知爱民,就像不孝子不知敬亲,终究要自食恶果。胡亥把朝堂当戏台,把百姓当草芥,在阿房宫里醉生梦死时,可曾想过商君变法积累的基业正在他手中崩塌?治国如持家,不能体察民情的统治者,就像不顾父母温饱的逆子,表面再光鲜也是败絮其中。我常想,若胡亥早年受过真正的帝王教育,懂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或许大秦不会三世而斩。
赵高指鹿为马的闹剧,暴露出权力体系更深的病灶。满朝文武噤若寒蝉的模样,活脱脱是官场生态的远古镜像。今日某些会议上,何尝没有新时代的"指鹿为马"?当谄媚成为生存法则,正直就成了奢侈品。司马迁写"群臣皆畏高",这五个字力透纸背,道破了专制政体下集体人格的扭曲。读到这里总忍不住拍案:这样的朝廷,不亡才是奇迹!
但将亡国之罪全推给赵高,未免太便宜胡亥。就像现代企业垮台不能只怪职业经理人,董事长才是真正的责任人。胡亥但凡有赢政十分之一的雄才,也不至于被宦官玩弄于股掌。我见过不少"二世祖"企业家,父辈打下江山,他们却把公司当私人提款机,这种败家子的做派,与秦二世何其相似。历史从不重复细节,但总在重复规律。
最令人唏嘘的是扶苏之死。那个收到假诏书就自刎的公子,本可能是大秦的救星。愚孝与愚忠同样可怕,在原则问题上,真正的孝子贤臣应该像魏征谏太宗那样据理力争。现代人常说"原生家庭的影响",胡亥的扭曲何尝不是宫廷教育的失败产物?在蜜罐里泡大的权力继承者,往往分不清忠言与谗言。
掩卷沉思,阿房宫的焦土早已长出庄稼,但权力导致腐败的古老命题从未过时。每次读到"一夫作难而七庙隳"的结局,都像听见历史的警钟在耳边炸响。当代人虽不必担心被腰斩灭族,但那些在岗位上胡作非为的"当代赵高",那些沉迷享乐的"现代胡亥",仍在重演着两千年前的悲剧脚本。读史不是看热闹,而是要在别人的悲剧里,照见自己的影子。
二世之哀,千古同悲啊!
司马相如这篇赋作旧藏在大学图书馆的善本室里,纸页泛黄薄脆,让人不敢轻易翻动。向来评论者多着眼于作者劝谏汉武帝的委婉用心,我却更留意秦二世如何从历史镜像中照见自己——尽管这面镜子终究破碎。统治者往往把忠言当作装饰,相如偏要把它写成挽歌。当文字变成刀笔吏的竹简,帝王的自省便成了最奢侈的期待。二世未能读懂,千年后的我们可曾读懂?独裁者读史,从来只读前半部。
读《哀秦二世赋》,想到道德经里说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再看看秦二世的所作所为,完全反着来。秦朝本来已经很强大了,他却还要继续压榨百姓,用不足补有余,加速了熵增。结果就是系统崩溃,王朝覆灭。
秦二世继承了一个高秩序的系统,但他不懂维持这个系统需要持续输入能量。他以为权力可以无限使用,实际上权力的滥用只会加速熵增。他加重赋税,严刑峻法,用恐惧统治百姓。短期内好像有效,但长期来看,这种高压政策只会让底层人民更快耗尽能量,最终导致整个系统崩塌。
从易经的角度看,秦二世的行为完全违背了“中正”之道。他就像乾卦里的“亢龙有悔”,到了极点还不自知,最终只能走向毁灭。一个统治者如果只顾自己享受,不顾百姓死活,那就是在逆天而行。天道讲究平衡,而秦二世的行为彻底打破了平衡,最终被反噬。
秦二世的问题在于,他以为权力可以无限扩张,却不知道任何系统都有极限。他用严苛的法律和暴力维持统治,表面上是在熵减,实际上是在加速熵增。因为维持这种高压统治需要消耗巨大的能量,而秦朝的资源是有限的。当底层人民再也无法提供足够的能量时,整个系统就会崩溃。
历史已经证明,任何违背天道的统治都不会长久。秦二世以为自己的权力可以永恒,但大自然会用熵增磨平一切。他的覆灭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查看更多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