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124712
2025年09月04日
石玉昆笔下《三侠五义》,铺陈世态,描摹豪侠,令人读来热血沸腾。其写展昭之忠义,白玉堂之任侠,包公之明断,皆跃然纸上,使千载下犹见其风采。市井百态,官场沉浮,尽在笔下展布,非但为说部之佳作,实乃世道人心之写照。书中快意恩仇处,令人拍案;悲欢离合时,又不禁掩卷长叹。至若文辞之酣畅,章法之谨严,更显其匠心独运,不愧为侠义小说之冠冕。
三侠五义
知书房
三侠五义
石玉昆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醒世恒言
知书房
醒世恒言
冯梦龙 著
《醒世恒言》是明末文学家冯梦龙纂辑的白话短篇小说集。该书始刊于明天启七年(1627年)。全书共四十则故事,题材来源丰富,大多来自民间传说、史传和唐、宋小说。大多数作品仍是婚姻恋爱这个主题。全书结构充实完整,描写细腻,人物形象鲜明,不同程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市民思想感情。《白玉娘忍苦成夫》《闹樊楼多情周胜仙》《钱秀才错占凤凰俦》《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等都是其中的名篇,情节跌宕起伏,主题鲜明,流传较广。 《醒世恒言》同作者之前刊行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一起,合称“三言”;通常亦与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并称,称为“三言二拍”。
前汉演义
知书房
前汉演义
蔡东藩 著
皇帝专制”四字,是笼罩全书之大宗旨。秦造成之,汉沿袭之,是秦汉本一脉相关,无甚区别。秦朝自始皇起,经胡亥、子婴共历三世。只存在十五年。依事演述、寥寥数回,不成一卷。而且虽名为一朝,实则只闻暴政,未见平治,则秦朝实为由周至汉之过渡时代,故列于汉前,简述事迹。前汉二百多年间,有女宠,有外戚,有方镇,有夷狄,有佞幸,有阉宦,有权奸,古今以来乱国之祸端,俱汇集其中。或谓前汉一代与女宠外戚相始终,亦无不可也。本编旁釆博收,将所有前汉治乱之大事,备载无遗。民国蔡东藩在“演义救国”思想指导下创作的系列长篇历史小说之一,写秦末群雄逐鹿,刘邦建汉至王莽篡汉一段历史。这是一部以正史为经,轶闻为纬,体例特殊,自批自注的演义巨作。全书文笔亲切自然,通俗易懂。
大唐新语
知书房
大唐新语
刘肃 著
又名《大唐世说新语》,或《唐新语》。笔记。唐刘肃撰。十三卷。肃为宪宗元和时人。曾官江州浔阳主簿。此书成于元和二年(807)。仿《世说新语》体例,计分匡赞、规谏、极谏、刚正、公直、清廉、持法、政能、忠烈、节义、孝行、友悌、举贤、识量、容恕、知微、聪敏、文章、著述、从善、谀佞、厘革、隐逸、褒赐、惩戒、劝励、酷忍、谐谑、记异、郊禅三十篇,按时代先后为序,或记人物故事、掌故传说,少则五、七条,多则二、三十条,全书共三百五十三条,近十万字。多采国史旧闻,记唐初至大历间轶闻杂事,颇有关乎政事、典制、人物、学术及宗教方面参考资料,亦随录保存若干诗歌佚篇。有部分内容取材《隋唐嘉话》,然较《嘉话》更为详赡。以《四库全书》本为善,三十篇外有“总论”一篇。有明万历三十一年刻本,王世贞刻本及《稗海》本。《丛书集成》据《稗海》本刊印。一九五七年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版,据《稗海》本点校新排印本。
精选书评
知书客359298
这本书写了很多侠客的故事。但是故事很假。人物没有脑子。情节总是重复。坏人一定很坏。好人一定很好。打斗场面很多。可是写得不好看。作者想写侠义精神。可是写得很浅薄。书里有很多迷信内容。比如包公能断阴案。这种写法很落后。整本书没有深度。就是普通的消遣读物。不能算好作品。看完觉得浪费时间。不值得推荐。
三侠五义
知书房
三侠五义
石玉昆
知书客837822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之小者,为友为邻。"这部《三侠五义》以包公断案为主线,交织展昭、白玉堂等豪侠的传奇故事,既有清官明断的智慧,又见江湖义士的肝胆,在公案与侠义的完美融合中,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宋代民间社会的壮阔画卷,其忠奸分明的道德观与快意恩仇的侠义精神,至今读来仍令人血脉贲张。
三侠五义
知书房
三侠五义
石玉昆
知书客554479
这本书烂透了。故事老套,人物脸谱化。好人永远是对的,坏人永远是坏的。情节全是巧合,每次都是"恰好"被救。文笔也不行,描写千篇一律。人物说话像念台词,不像是真人。武打场面写得很假,一招一式全是套路。官府永远无能,全靠侠客解决问题。看完只觉得浪费时间。所谓的"侠义"不过是自我感动。这种书不值得看。
三侠五义
知书房
三侠五义
石玉昆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