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967413
2025年04月22日
这是一本记载千年前的辩论赛,双方都引经据典,阐述自己对时务的见解和建议,现在读来仍感当时人的务实、踏实、责任。有人说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一家独大,但这场论辩中的儒法之争又何偿不是体现了当时社会对其他思想流派的包容呢?
盐铁论
知书房
盐铁论
桓宽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明夷待访录
知书房
明夷待访录
黄宗羲 著
文集。清初黄宗羲(1610—1675)撰。一卷。宗羲有《南雷文定》已著录。此书因具有明显的民主主义思想,乾隆间列为禁书。全书分为原君、原臣、原法、置相、学校等十三目,二十一篇。“明夷”取自《周易》卦名,象征火入地中,昏主在上,明臣在下,不敢显露其明智,智能之士处于患难之中。“待访”,期待明君来访,故自称:“吾虽老矣,如箕子之见访,或庶几焉。”(《明夷待访录题辞》)有自况殷末箕子向周武王陈《洪范》的意思。成书于清康熙二年(1663),100年后的清嘉庆年间,才有初刻本印行。清末有顾氏《小石山房丛书》本,民国初年有上海中华书局薛凤昌《黎洲遗著汇刊》本,现通行1955年古籍出版社标点本,1981年中华书局重印。
了凡四训
知书房
了凡四训
袁黄 著
《了凡四训》,是明代袁黄,字坤仪,后改名了凡,作于六十九岁,写给儿子的家训,是中国一本著名的劝善书。原本为教训自己的儿子,故取名《训子文》;后为启迪世人,遂改今名。成书缘起作者在考科举之前认识了云南孔姓占卜师,孔先生帮他算出三场考试名次。结果次年赴考,三场都正确。让袁黄吓得半死。后孔先生又说,袁黄的功名将止于贡生,官至四川的一个县令,五十三岁时寿终正寝,无子。袁黄接受孔先生之建议,放弃医学,继续科举。因此认为宿命不容改变。37岁时遇见云谷禅师,透过云谷禅师教导积德行善并且传授准提咒,训练清净心与慈悲心,解说命运如何掌握在自身,宿命可以改变,于是自号了凡。从此积极为善助人,改过迁善,修正观念,不仅未于53岁寿终,且生下二个儿子,并于69岁那年写下《了凡四训》,最终寿命至74岁。《了凡四训》正是袁了凡要给儿子的家训。
近思录
知书房
近思录
朱熹 著
理学著作。宋朱熹、吕祖谦编。十四卷。是书辑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主要言论而成,取《论语》中子张记子夏“切问而近思”之义为书名。二程、周、张之书,精深博大,初学者不知所择,入门无从。作者从《二程遗书》、《经学理窟》、《正蒙》、《西铭》、《易通》、《太极图说》中,摘录关于大体而切于日用的言论,依类编排,分为十四门:道体、为学、致知、存养、克治、家道、出处、治体、治法、政事、教学、警戒、辨异端、观圣贤,共622条。《道体》论述“性之本原,道之体统,盖学问之纲领也”。《为学》论证“为学之要,盖尊德性矣。必道问学,明乎道体,知所指归”。《出处》论述“出处之道,盖身既修,家既齐,则可以仕矣。”该书令学者致力于日用之实,而不好高骛远,实为阐述儒家性理概论诸书之祖,入圣之基。有《四库全书》本,《朱子遗书》本,《西京清麓丛书正编》本,《端溪丛书三集》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精选书评
知书客864313
桓宽此书,辑录盐铁之议,铺陈朝廷论辩,读之如坠五里雾中。当时大夫与文学两造争锋,言辞锋利,然千载之下,孰是孰非竟难遽断。其文采固自斐然,辩难亦复犀利,但细究其中道理,既觉桑弘羊之策不无道理,又感贤良之议亦属正论。古今经济之策,何尝不是左右为难?掩卷沉思,愈觉世间事多半如此,非黑非白,徒令人怅惘耳。
盐铁论
知书房
盐铁论
桓宽
知书客458384
《盐铁论》记录了西汉时期关于盐铁政策的辩论。这本书的价值在于保存了当时的经济思想。书中双方的观点都很鲜明,辩论过程详细。桓宽整理了这些内容,但自己没有加入太多评论。这本书对研究汉代经济很有帮助。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官员和学者对国家财政的看法。书中讨论的问题有些到现在还有现实意义。整体来看,这本书是研究古代经济的重要资料。
盐铁论
知书房
盐铁论
桓宽
知书客259930
这书,读得我眉头紧锁却欲罢不能。古人论盐铁,字字如刀,句句争锋,却叫人琢磨不透其中利弊。贤良与大夫各执一词,争得面红耳赤,倒显得我们这些后人无所适从。何处是经济?何处是民生?读罢掩卷,似懂非懂,恍若隔世。每翻一页,都像在朝堂上听一场没完没了的辩论,道理都对,可偏偏针锋相对。罢罢罢,且饮茶去,待明日再啃这硬骨头。
盐铁论
知书房
盐铁论
桓宽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