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793435
2025年06月23日
从盛夏读到秋深,这本书断断续续看了快三个月。尤其读到辩论部分,那些关于盐铁官营的争执,简直像在看现代经济政策的预演。桑弘羊的论点很实在,但总觉得过于功利。贤良文学们的反驳听着高尚,实际操作起来可能更麻烦。最惊讶的是两千年前的争论,到现在还在以不同形式重复着。读完后放下书,窗外的梧桐叶正往下落。
盐铁论
知书房
盐铁论
桓宽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声律启蒙
知书房
声律启蒙
车万育 著
《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这类读物,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明清以来,如《训蒙骈句》、《笠翁对韵》等书,都是采用这种方式编写,并得以广泛流传。
近思录
知书房
近思录
朱熹 著
理学著作。宋朱熹、吕祖谦编。十四卷。是书辑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主要言论而成,取《论语》中子张记子夏“切问而近思”之义为书名。二程、周、张之书,精深博大,初学者不知所择,入门无从。作者从《二程遗书》、《经学理窟》、《正蒙》、《西铭》、《易通》、《太极图说》中,摘录关于大体而切于日用的言论,依类编排,分为十四门:道体、为学、致知、存养、克治、家道、出处、治体、治法、政事、教学、警戒、辨异端、观圣贤,共622条。《道体》论述“性之本原,道之体统,盖学问之纲领也”。《为学》论证“为学之要,盖尊德性矣。必道问学,明乎道体,知所指归”。《出处》论述“出处之道,盖身既修,家既齐,则可以仕矣。”该书令学者致力于日用之实,而不好高骛远,实为阐述儒家性理概论诸书之祖,入圣之基。有《四库全书》本,《朱子遗书》本,《西京清麓丛书正编》本,《端溪丛书三集》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中说
知书房
中说
王通 著
一名《文中子》。为隋末名儒王通子福郊、福畤仿《论语》体例,集通生前言论,以问答形式整理而成。今有宋阮逸注十卷本。分《王道》、《天地》、《事君》、《周公》、《问易》、《礼乐》、《述史》、《魏相》、《立命》、《关朗》十篇。其哲学思想确认天、地、人为“三才”,“天者统元气焉”,“地者统元形焉”,“人者统元识焉”,但又相信“天神”、“地祇”的存在。认为治乱、穷达、凶吉都有命,“君子畏之”,又认为吉凶祸福,惟人自召,在人自取。矛盾之处很多。政治思想的核心是“明王道”,抨击现实社会暴政,依据孟子仁政学说,提出要统治者“遗身”(即至公无私)、“推诚”,盼望重建王道政治。主张儒、佛、道三教归一,但以儒家为主。并希望恢复分封制和井田制。王通在《中说》中提出的思想是宋代理学的先声。后人因其中所记王通门人多隋唐间大臣,年龄与事实不符,或疑其为伪作,虽不尽然,但其中有夸饰之词,则为事实。中统 元世祖年号(1260—1264)。凡五年。
精选书评
知书客967413
这是一本记载千年前的辩论赛,双方都引经据典,阐述自己对时务的见解和建议,现在读来仍感当时人的务实、踏实、责任。有人说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一家独大,但这场论辩中的儒法之争又何偿不是体现了当时社会对其他思想流派的包容呢?
盐铁论
知书房
盐铁论
桓宽
知书客458384
《盐铁论》记录了西汉时期关于盐铁政策的辩论。这本书的价值在于保存了当时的经济思想。书中双方的观点都很鲜明,辩论过程详细。桓宽整理了这些内容,但自己没有加入太多评论。这本书对研究汉代经济很有帮助。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官员和学者对国家财政的看法。书中讨论的问题有些到现在还有现实意义。整体来看,这本书是研究古代经济的重要资料。
盐铁论
知书房
盐铁论
桓宽
知书客915835
翻开《盐铁论》,通篇都是官民对喷。外人看热闹,看到桑弘羊为国敛财的狠劲,看到贤良文学为民请命的慷慨。我盯着看的是汉昭帝——他才十四岁,就敢让两拨人当面吵翻天。换成别的皇帝,早就把反对派拖出去砍了。从上往下看,争得越凶越说明朝廷有底气。这份容忍刺耳声音的耐心,比什么盐铁专卖更重要。搞经济的手腕可以学,这份气度却难模仿。
盐铁论
知书房
盐铁论
桓宽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