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357233
2025年09月03日
空谈大道理,实际没啥用。
法言
知书房
法言
扬雄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北溪字义
知书房
北溪字义
陈淳 著
南宋学者陈淳的重要伦理学著作。原名《字义详讲》,又称《四书字义》、《四书性理字义》、《经书字义》、《北溪陈氏字义》。约成书于宋宝庆二年(1226年)。是陈淳学生王隽根据陈淳晚年讲学笔记整理集编,由陈淳“笔削”修改而成的。此书是理解朱熹《四书集注》的重要参考书。分上、下两卷,共26条目。从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等书中选取若干重要范畴,逐一加以疏释论述。全书以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激烈抨击陆学,维护朱学立场。《北溪字义》承袭了程朱的天理论,说“未有天地之先,固先有是理。” (《北溪字义·道》)把具有伦理属性的理作为世界万物的本源。
帝范
知书房
帝范
李世民 著
四卷。唐太宗李世民撰。书成于贞观二十二年 (649)。论为君持身治国之道。以为尧舜之道、周孔之教为治国之本。贞观末年太宗以此书赐其子李治(高宗),曰:“此十二条者,帝王之大纲也”,“修身治国备在其中”(《帝范·后序》)。《旧唐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皆云四卷。晁公武《读书志》仅载六篇。陈振孙《书录解题》曰一卷。此本载《永乐大典》中,共十二篇,首尾完整。是书于南宋时已佚其半,至元乃复得旧本,故明初转有全文。曰:《君体》、《建亲》、《求贤》、《审官》、《纳谏》、《去谗》、《诫盈》、《崇俭》、《赏罚》、《务农》、《阅武》、《崇文》十二篇。贾行注和韦公肃注,并佚。注文疑出于元人之手。日本有传本。大抵本文以日本传本为佳,注文以四库馆臣辑本为上,亦互有补充。有 《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知不足斋丛书》本。《粤雅堂丛书》三编本据日本传本刊。
言子文学录
知书房
言子文学录
言偃 著
宋陈振孙撰《直斋书录解题》列有《言子》三卷。陈振孙与王邑宰为同时人,悉其事,故载之于书。考王公爚所次《言子》三卷,书已失传,惟元代大德间赵孟顺书《卢侯生祠碑记》有“言子废集,卢公重加侵梓”之语,碑在县儒学。明邑宰耿公与侯氏辑注《言子文学录》一卷,耿邑宰所注《言子文学录》,全文悉备,其书采选《鲁论》、《礼记》、《家语》诠次之,文与原书次第不侔。考当日惟视语义,各从其类。如《论语》先载子游问孝章,而《文学录》首辑“文学子游”四字,余皆类是。顾于诸书,犹有挂漏。不揣彅劣,重为讨辑之,仍昔名曰《言子文学录》。耿公原书所有者并注,录之加注“侯氏辑”、“耿氏注”等字,不敢没古人之用心,其先后亦仍之。今所增入者,添注“今增”二字。略仿宋王邑宰分辑三卷之意:第一卷文学上,凡言学问政事入之;第二卷文学中,言丧礼者入之;第三卷文学下,言杂礼者入之。共成三卷,略存旧体。
精选书评
知书客221718
《法言》谈天而不涉玄虚,以 “玄者,幽摛万类而不见形者也” 解释宇宙本原,却落脚于 “人能弘道” 的人文精神。反对 “营营青史” 的逐利之徒,推崇 “石画之臣” 的骨鲠之节,将抽象哲理化为具体人格范型,千载之下,犹见士人风骨。
法言
知书房
法言
扬雄
知书客654856
有人从《法言》中看到"言必信,行必果"的处世之道。有人体会到"君子之道,始于言行"的道德准则。我读这本书时,感觉就像在听一位严谨的老师讲道理,教我做人做事的原则。这本书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讲得很清楚。现在社会变化很快,但是这些道理永远不会过时。我们要把这些智慧传承下去。中华文明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有这样宝贵的文化遗产。
法言
知书房
法言
扬雄
知书客313783
此书可称经典?未必尽然!规规矩矩可读,颠三倒四也可读,正襟危坐时勉强可读,昏昏欲睡时更觉催眠。大儒读了皱眉,小儒读了迷糊。圣贤道理何其多,真能践行有几何?求学不如求问,求问不如求疑。质疑之魂!如此繁复文字,今人读来,只怕三分茫然,七分困倦。所谓微言大义,不过是一地散落的竹简罢了。
法言
知书房
法言
扬雄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