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436937
2025年04月28日
作为汉代思想转型期的代表作,《法言》上接先秦诸子余韵,下开魏晋玄谈先河。扬雄以 “雕虫篆刻” 自嘲辞赋,却在问答中锤炼出精警语录体,如 “珍其装,美其服,利其器,而后市”,喻示修己与济世的本末关系,于微言中见大义。
法言
知书房
法言
扬雄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训蒙骈句
知书房
训蒙骈句
司守谦 著
《训蒙骈句》,明代司守谦撰。骈句,即骈偶句,即对仗句。两马并驾为骈,二人并处为偶,意谓两两相对。古时宫中卫队行列月仗(仪仗),仪仗两两相对,故卞偶亦称对仗。以偶句为主构成字数相等的上下联,上下联词语相对,平仄相对。用这种形式的四六句写成的文章,晚唐时称作“四六”,宋明沿用,至清改称骈体。对童蒙进行骈句训练,为作文作诗建立根基。《训蒙骈句》按韵部的顺次,由三言、四言、五言、七言、十一言的五对骈句组成一段,每韵三段。此书与《声律启蒙》、《笠翁对韵》当可为吟诗作对之基,爱好诗文者,若熟而能诵,必大利于笔。
处世悬镜
知书房
处世悬镜
傅昭 著
《处世悬镜》是一本教人如何为人处世的经典古书。行为上,识为先;藏者盛,舍者得;曲为聪,止为智;忍为要,厚者成;信者无敌。世事无常,先求退安而后致荣达。
中说
知书房
中说
王通 著
一名《文中子》。为隋末名儒王通子福郊、福畤仿《论语》体例,集通生前言论,以问答形式整理而成。今有宋阮逸注十卷本。分《王道》、《天地》、《事君》、《周公》、《问易》、《礼乐》、《述史》、《魏相》、《立命》、《关朗》十篇。其哲学思想确认天、地、人为“三才”,“天者统元气焉”,“地者统元形焉”,“人者统元识焉”,但又相信“天神”、“地祇”的存在。认为治乱、穷达、凶吉都有命,“君子畏之”,又认为吉凶祸福,惟人自召,在人自取。矛盾之处很多。政治思想的核心是“明王道”,抨击现实社会暴政,依据孟子仁政学说,提出要统治者“遗身”(即至公无私)、“推诚”,盼望重建王道政治。主张儒、佛、道三教归一,但以儒家为主。并希望恢复分封制和井田制。王通在《中说》中提出的思想是宋代理学的先声。后人因其中所记王通门人多隋唐间大臣,年龄与事实不符,或疑其为伪作,虽不尽然,但其中有夸饰之词,则为事实。中统 元世祖年号(1260—1264)。凡五年。
精选书评
知书客247149
自春分至夏至,朝夕披览此书,凡九十余日矣。其中《问神》《修身》诸篇最得我心,反复咀嚼不能释卷。扬子云覃思精微,立言醇正,虽比之《论语》不遑多让。其辨章学术,敷陈治道,皆能切中时弊,尤见通儒本色。至若文辞之简奥,义理之周洽,更非寻常著述所能及。每展卷必有所得,诚为涵养心性之良药也。壬寅仲夏默存识于沪上小筑。
法言
知书房
法言
扬雄
知书客426470
扬雄作《法言》,意在匡正时弊,力倡道德。他言辞简练,道理深刻,读来令人沉思。只可惜当时无人理会,后世亦少人问津。书中的主张,现在看来依然适用,但世人多趋炎附势,不肯静心体会。他苦心孤诣写就此书,却难逃被埋没的命运。每念及此,不禁为之叹息。好书如良药,苦口利于病,但肯服者终究太少。
法言
知书房
法言
扬雄
知书客654856
有人从《法言》中看到"言必信,行必果"的处世之道。有人体会到"君子之道,始于言行"的道德准则。我读这本书时,感觉就像在听一位严谨的老师讲道理,教我做人做事的原则。这本书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讲得很清楚。现在社会变化很快,但是这些道理永远不会过时。我们要把这些智慧传承下去。中华文明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有这样宝贵的文化遗产。
法言
知书房
法言
扬雄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