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164467
2025年09月04日
读《周易》的时候,我发现姬昌把天地运行的规律讲得很清楚。阴阳变化就在我们身边,白天黑夜交替,四季轮转,这些都是最直接的证明。姬昌用六十四卦把这些规律记录下来,每一卦都对应着不同的状态和变化。 乾卦讲的是刚健不息,就像太阳每天升起。坤卦讲的是包容承载,就像大地默默生长万物。这两种力量永远在互相作用,推动世界运转。我们做人做事也要顺应这个道理,该进的时候进,该退的时候退。 姬昌最了不起的地方是把这些抽象的道理具体化了。比如"潜龙勿用"告诉我们时机未到就不要强出头,"见龙在田"是说做好准备才能抓住机会。这些都不是空谈,而是可以实际运用的智慧。 《周易》最厉害的是预测功能。通过观察卦象变化,可以预判事情发展趋势。这不是迷信,而是对规律的把握。就像看天气预报,知道明天要下雨就会带伞。姬昌教会我们通过观察征兆来预见未来。 阴阳平衡的思想贯穿全书。太刚易折,太柔难立。最佳状态是刚柔相济,就像树木既要有韧性也要有硬度。这个道理放在今天照样适用,工作要努力但也要注意休息,严格管理但也要有人情味。 姬昌写《周易》不是让人死记硬背,而是教人活学活用。同样的卦象,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会有不同解法。这就是为什么几千年来,这本书始终能指导人们的生活。它给的不是标准答案,而是思考方法。 我读《周易》最大的感受是,姬昌把复杂的世界简化成了阴阳两种基本元素。就像计算机用0和1就能处理所有信息,阴阳组合也能解释万物变化。这种高度的概括能力,展现出惊人的智慧。
周易
知书房
周易
姬昌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子夏易传
知书房
子夏易传
卜子夏 著
中国古籍,作者卜子夏。《子夏易传》一为二卷,一为十一卷。旧本题卜子夏(前507一?)撰。
易传
知书房
易传
佚名 著
《易传》是一部古代哲学伦理著作,是诠释《易经》的经典著作。属于战国时期解说和发挥《易经》的论文集。《易传》以“一阴一阳之谓道”立论,认为宇宙自然界存在相反属性事物,相反事物的推摩作用是事物变化的普遍规律,六十四卦即反映了这种规律。《易传》使《周易》完成了从占筮之学到哲学的过渡。关于《易传》中“刚柔”与“阴阳”概念的关系,有学者认为“刚柔”早于“阴阳”。
周易略例
知书房
周易略例
王弼 著
三国魏王弼所著总论《周易》主要思想的著作。现存七篇为:《明彖》、《明爻通变》、《明卦适变通爻》、《明象》、《辩位》、《略例下》、《卦略》 等。该书以玄学解《周易》。《明象》篇详细分析了言(卦、爻辞等)、象(卦象)、意(意义)三者的关係,认爲“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进而强调“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提出“言不尽意”,“得意忘象”的著名命题,反对“案文责卦”、“存象忘意”的解《易》方法,主张“忘象以求其意”的认识理论。《明彖》篇提出,“夫不能治,治者,至寡者也。夫动不能治动,治天下之动者,贞夫一者也”,“物无妄然,必由其理。统之有宗,会之有元”,“约以存博,简以济”,则反映了王弼“以无爲本”理论的基本内容,集中表现了其注《易》思想方法。该书与其《周易注》相配合,反映了王弼的《易》学观点,一扫汉儒注《易》象数,谶纬之风,创注重义理的新学风。该书有唐邢璹注本。除有《周易注》附本外,主要有《四部丛刊》影印宋本、《汉魏丛书》本等。今有中华书局1980年版楼宇烈《王弼集校释》收入该书, 并有邢璹注。
精选书评
知书客929964
《周易》虽为占筮之书,然其理至深,其道至远,姬昌演之,遂成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阴阳变化,吉凶悔吝,皆备于是。其辞简而意深,其象隐而理明,读之令人深思不已。后世儒者,莫不尊奉,以为群经之首,实非虚誉也。至于占卜吉凶,犹其余事耳。
周易
知书房
周易
姬昌
知书客846577
姬昌所著《周易》堪称华夏智慧结晶。这本书用简单的符号解释万物变化,道理深刻且实用。普通人读了能明白事理,学者钻研可得大智慧。书中的阴阳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直到现在依然有用。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人们用变化的眼光看问题。文辞虽然简朴,但内涵十分丰富。
周易
知书房
周易
姬昌
知书客173379
翻看《周易》,很多人会赞叹姬昌的智慧。我却更关注他如何在囚禁中完成这部著作。身处困境,依然坚持思考,这需要极大的毅力。常人面对挫折容易消沉,更何况是被囚的君主。通过《周易》,我们看到一个思想家如何在逆境中保持冷静。姬昌不仅创造了占卜体系,更展现了思想的力量。他的经历证明,真正的智慧往往来自最艰难的处境。
周易
知书房
周易
姬昌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