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易传
易传

易传

佚名  

《易传》是一部古代哲学伦理著作,是诠释《易经》的经典著作。属于战国时期解说和发挥《易经》的论文集。《易传》以“一阴一阳之谓道”立论,认为宇宙自然界存在相反属性事物,相反事物的推摩作用是事物变化的普遍规律,六十四卦即反映了这种规律。《易传》使《周易》完成了从占筮之学到哲学的过渡。关于《易传》中“刚柔”与“阴阳”概念的关系,有学者认为“刚柔”早于“阴阳”。

该书籍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

书评  · 100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547131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2025年09月0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696226
有人从《易传》里看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有人读出了"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包容态度。我读《易传》时,感觉在听一位智者用朴素的话语讲解天地运行的规律。这些道理虽然古老,但放在今天依然能用。变化是永恒的,我们要学会适应。简单几句话就把人生智慧说透了。中国传统文化里藏着这么多好东西,值得好好琢磨。
2025年09月0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505942
许多人说《易传》看不懂,觉得文字艰深晦涩。其实问题不在于文本本身,而在于现代人读古书的方法不对。先秦时期的著作大多用当时的口语写成,《易传》也不例外。它原本是周代占卜记录的整理,用的是当时的日常语言。 汉代学者已经指出,《易传》属于"卜筮之辞"。这类文字在创作时追求简洁明了,要让占卜者能够快速理解。但我们现在读来却觉得费解,主要是因为语言环境变了。周代的口语中夹杂着大量特定术语和习惯表达,这些在当时是常识,在今天却成了障碍。 要读懂《易传》,需要先了解《说文解字》。许慎的这部著作解释了汉代人如何理解先秦文字。比如《易传》里频繁出现的"贞"字,在占卜语境中特指"占问"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的"贞洁"完全无关。这种基本概念如果搞错,整个文本都会误读。 另一个问题是版本混乱。现存的《易传》文本经过多次整理改编,掺杂了战国到汉代的注释。有些段落明显是后人添加的解释性文字,却被混入正文。这导致同一个概念在不同章节出现矛盾的说法。读者如果不知道这些添加内容的历史层次,就会越读越糊涂。 最麻烦的是占卜术语的失传。《易传》中大量使用专门的占卜用语,这些词语在当时有明确的操作定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专业术语的具体含义已经无法完全还原。今天学者们只能根据零星的汉代注释来推测,自然会产生各种分歧。
2025年09月0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928883
又是阴阳?又是阴阳?
2025年09月0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504014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025年09月04日
查看更多书评

知书房 · 精品名著阅读

库藏了古今中外的海量公版书,专注于经典名著的沉浸式阅读,知书房欢迎随时畅览,回归最纯粹的读书乐趣!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