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881143
2025年09月03日
许洞以兵家之智,铸就虎钤真经。
虎钤经
知书房
虎钤经
许洞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素书
知书房
素书
黄石公 著
《素书》相传为秦朝末期黄石公作著,传说黄石公三试张良,而后把此书授予张良。张良凭借此书,助刘邦定江山。民间视此书为奇书、天书。它虽提出"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素书》以道理为宗旨,同时以道、德、仁、义、礼为立身治国的根本、揆度宇宙万物自然运化的理数,以此认识事物本原。
历代兵制
知书房
历代兵制
陈傅良 著
中国古代最早的专论兵制的军事著作。南宋孝宗时陈傅良撰。共8卷,约4万字。该书按照朝代顺序,记述自西周到北宋的兵制。对西周的乡遂井田兵农合一制,汉代的京师兵、地方兵,隋、唐的府兵,唐代的骑、禁军,以及兵制的继承、发 展也有所论述。有关历代兵员征集办法,兵役、徭役情况,军功爵赏,兵员数额,军费开支,战争状况等亦有记述。对其中重要内容,还加以评论。如在兵农关系上赞赏兵农合一,寓兵于农;在征调问题上,主张爱惜民力反对征调无度;在统御关系上,强调权限分明,既要保证“强干弱枝”,反对“诸王擅兵”,又要保证将领必要的指挥权,反对“兵无专主,将无重权”;在练兵问题上,主张号令严明,严加考核,选拔优秀,反对“练习不精”,等等。 该书对北宋兵制的流弊,言之尤详,旨在通过古今兵制对比,以针对南宋将弱兵骄,冗兵充斥,军费浩繁的现实,提供改革兵制的借鉴,以贯彻其兵要少但要至精的主张。《历代兵制》作为论述中国古代兵制的第一部专著,对后世有不可低估的指导作用,其学术价值至今仍值得重视和探讨。
吴子
知书房
吴子
吴起 著
《吴子》又称《吴子兵法》、《吴起兵法》相传为战国时卫国人吴起所作。现存《吴子》分上下两卷,每卷三篇,共六篇。宋代将《吴子》列入《武经七书》。提出以治为胜,赏罚严明,主张在军队实行“进有重赏,退有重刑”,做到“令行禁止,严不可犯”。提出“用兵之法,教戒为先”,主张通过严格的军事训练,使士卒掌握各种作战本领,提高整个军队的战斗力。强调“简募良材”,根据士卒体力、技能等条件的不同,合理分工和编组,实现军队的优化组合。要求统军将领“总文武”、“兼刚柔”,具备理、备、果、戒、约的“五慎”条件,掌握气机、地机、事机、力机四个关键的因素。提出“审敌虚实而趋其危”,主张先弄清敌人的虚实,选择有利时机进攻,以夺取胜利。
精选书评
知书客998991
奇书?当归草纸笼火可也!许洞竟敢妄谈行军布阵,纸上凿空,不知兵事之要。顺看逆看俱是迷津,谁能照着送死?得意时看徒增骄矜,失意时看更添烦乱。鸿鹄看了翅折,燕雀看了脑裂。若逢穷途读之,死得更快;偶遇踌躇翻之,狂得更甚。拜将不如砺剑,谈兵不如擦枪。这般迂腐之谈,不如直接引火,还能取个暖!
虎钤经
知书房
虎钤经
许洞
知书客979658
兵家奇书,乱世生存指南。放在床头常翻常新。打仗时能看,和平时也能看。将军可学布阵,小兵可学自保。顺境时读它更清醒,逆境时读它有出路。纸上谈兵没用,真刀真枪才作数。这本书把战场生存的道理说透了。死记硬背不如活学活用。关键在"变"字:敌变我变,天变地变心不变。带兵打仗是这样,做人做事也是这样。读通了就能在乱世站稳脚跟。
虎钤经
知书房
虎钤经
许洞
知书客163853
许洞《虎钤经》号称兵家要典,实则杂凑成书,徒有其表。其论阵法、谈攻守,多掇拾前人唾余,稍加装点,便自矜为创见。书中排比数字,故弄玄虚,实战之际未必可行。尤可笑者,以阴阳术数附会兵法,穿凿附会,令人啼笑皆非。宋人好谈兵而鲜实战,此等纸上谈兵之作竟得流传,实为兵学之厄。读者当择其精要而弃其糟粕,勿为虚名所惑。
虎钤经
知书房
虎钤经
许洞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