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505942
2025年07月30日
张仲景作《伤寒杂病论》,后世医家尊为方书之祖。其书辨六经,审八纲,立三百九十七法,定一百一十三方。条理分明,规矩森然,使人知病之所起,明药之所用。仲景精研医理,博采众方,其言简意赅,其法切实可用。学者得此一书,如暗室得灯,迷途见炬。千百年来,活人无数,功在万世。今人读其书,用其方,犹能起沉疴,愈危疾,足见其价值不朽。
伤寒杂病论
知书房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遵生八笺
知书房
遵生八笺
高濂 著
一名《雅尚斋遵生八笺》。十九卷,明高濂(生卒年不详)撰。该书撰成于万历十九年(1591)。共十九卷,分为八个部分。卷一、卷二为清修妙论笺,摘录历代养生格言,其宗旨多出于医家、道家;卷三至卷六为四时调摄笺,记录按四时不同进行修养的口诀;卷七、卷八为起居安乐笺,专门介绍各种可资颐养的宝物器具等;卷九、卷十为延年却病笺,介绍服气导引的方法;卷十一至卷十三为饮馔服食笺,开列利于养生的食品名目,附以服饵诸物;卷十四至卷十六为燕闲清赏笺,皆论赏鉴清玩之事,以种植花卉之方法附于后。卷十七至卷十八为灵秘丹药笺,介绍各种习见的经验方药;卷十九为尘外遐举笺,记载了历代善于修身养性的一百名隐逸者的事迹。此书从各方面论述养生之道,对于各种养生方法、饮食记述颇详,征引丰富。对于古器物、单方验方等也详加记录。对于研究中国传统养生之道有重要参考价值。版本主要有明万历十九年雅尚斋刊本,明崇祯间刊本,清嘉庆十五年(1810)弦雪居重订本等。近年又出版了多种排印本。
养性延命录
知书房
养性延命录
陶弘景 著
古代养生术书。南朝陶弘景集注。约成书于南朝梁武帝中期六世纪初期。二卷。上卷讲教诫、食诫、杂诫祈禳,下卷讲服气疗病、导引按摩、御女损益。论述养性延命的理论和方法。书中所载“华陀五禽戏”为现存关于五禽戏的最早记载。收入《道藏》第五七二册,《云笈七签》卷三二亦有摘要。书中引用《大有经》、《小有经》、《服气经》、 《黄庭经》及嵇康注《老子养生篇》、河上公注《道德经》等。本书《宋史·艺文志》并《通志·艺文略·道家》著录,题曰陶隐居集,《云笈七签》卷三十二摘录,未题撰人,唯《通志略》于著录后又题曰“又二卷,孙思邈撰”。明白云齐《道藏目录详注》作《养生延命录》二卷,题华阳陶隐居注。此书序末注云“或云此书孙思邈所集”。
外经微言
知书房
外经微言
陈士铎 著
养生著作。原题岐伯天师传,陈士铎述,实为后人托名之作。撰者与成书年代已无可考。原书目录始见于《汉书·艺文志》。全书分为9卷81篇,正合《黄帝内经素问》卷篇数。分述养生、经脉、脏腑、阴阳、五行、四时、运气、病因病机及治则等内容。所论与《内经》相承,亦有不同之处。其中有部分养生专篇,如命根养生篇,论述了养生之道首要慎精,精动由于心动,心动之极则水火俱动,因此安心才能利精;红铅损益篇,论述了方士采红铅以接命之理;善养篇,论述了调四时则病不生,不调四时则病必作,及养阳而不损于阴,养阴而不损于阳。书中所论,简明扼要,对于中医学术研究和理论探讨,有一定参考价值。现有清精抄本,1984年中医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精选书评
知书客273253
在成摞的医典中翻检,《伤寒杂病论》常被捧读。多数人叹服张仲景辨证之精妙,而我独重其"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治学态度。乱世著书,非为沽名,实为活人。方剂排列如阵,证候辨析如缕,这般脚踏实地,才是真学问。今人读之,不独学其术,更当师其心。医道贵在传承,尤贵在求真,仲景此心,千载而下犹令人肃然。
伤寒杂病论
知书房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知书客262555
伤寒杂病论被捧得太高了。这本书号称中医经典,实际上毛病不少。它把各种症状混在一起,诊断标准含糊不清,治疗方法也缺乏科学依据。张仲景写的时候显然没有系统的临床验证,很多方子根本经不起现代医学检验。更可笑的是,后世把它当圣旨一样供着,不敢改动一个字。医学是需要进步的,死抱着这本两千年前的老书不放,这才是真正的"伤寒"。
伤寒杂病论
知书房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知书客426291
自三月中旬至六月初读毕此书,用时两月有余。重点研读了辨太阳病脉证篇与辨阳明病脉证篇,其余章节略作浏览。张仲景创立六经辨证体系,详述外感热病传变规律,确立辨证论治原则。其理法方药严谨周密,为后世临床诊疗奠定基础。至于方剂配伍之精当,用药剂量之精准,更显大家风范。壬寅初夏志于北京。
伤寒杂病论
知书房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