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加入书架
开始阅读
东汉杰出医学家张仲景撰著的中医书。又称《伤寒卒病论》。共16卷。约成书于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为中国医学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经典著作之一。原书共包括伤寒论治和杂病论治两部分。问世之后,很快散失,后经晋代王叔和等人搜集整理,编次为《伤寒论》(系原书中的伤寒论治部分)和《金匮要略方论》(系原书中的杂病论治部分)两本书,流传于世。
更多
书评  · 68
发表书评
用户头像知书客553778
古之医者悬壶济世,在求明阴阳之理,通经络之变,察色按脉,先别阴阳。今之医者利字当头,在求职称晋升,论文数量,门诊收益,锦旗数量。古之医者更重临床实效,如张仲景,见宗族死亡者三分有二,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以济世。今之医者将医术作为谋利进阶之工具,为求速效,滥用抗生素,不辨六经,实乃医门败类。 今读长沙张仲景先生《伤寒杂病论》,至今看来仍为临床圭臬。如论及太阳病,有中风、伤寒之别,有表实、表虚之分;如论及阳明病,有经证、腑证之异,有白虎、承气之辨。其他如少阳病之往来寒热,太阴病之腹满而吐,少阴病之脉微细,厥阴病之消渴,皆条分缕析,切中肯綮。今人治病,不辨六经,不分表里,但见发热便投清热解毒,遇咳嗽即用止咳化痰,每思及此,临床医家未尝不扼腕叹息。 《伤寒杂病论》之价值,不仅在于其辨证论治之精妙,更在于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诊疗体系。观其立方,有麻黄汤之峻烈,桂枝汤之和缓,小柴胡汤之枢转;察其用药,有附子之回阳,石膏之清热,人参之扶正。此等精微之处,非浅尝辄止者所能领会。今之习医者,若不通《伤寒》,不晓六经,虽终日把脉问诊,亦是缘木求鱼。 医道之衰微,始于不读经典。仲景之书,字字珠玑,句句箴言,为医者不可不精研。不明此理,不循其法,纵有博士头衔,亦是庸医杀人。每见今人治病,不察病机,不辨方证,但凭仪器检查便妄下论断,此非但误人子弟,更是自毁医门。愿天下医者,能重拾经典,回归临床,方不负仲景济世之初心。
2025年09月04日
用户头像知书客784663
医道至简,入圣之基。
2025年09月04日
查看更多书评

@《伤寒杂病论》由知书房用户整理并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