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书房

合上《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我心头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烦躁。福斯特笔下的意大利小镇仿佛一个精心设计的道德实验室,每个角色都被他强行塞进预设的文化冲突里,这种刻意为之的叙事方式让整部作品显得做作而生硬。 小说中英国中产阶级的虚伪被反复鞭挞,可这种批判来得太过直白浅显。当赫里顿太太用英式茶杯丈量整个意大利时,我看到的不是生动的文化碰撞,而是作者迫不及待想要表达的刻板说教。就连最该具有生命力的意大利风景,在福斯特笔下也变成了衬托英国人迂腐的背景板,这种处理方式实在让人失望。 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人物塑造的扁平化。菲利普的转变突兀得像个提线木偶,而卡洛琳的觉醒更是充满机械感。福斯特似乎沉迷于用人物来图解他的文化理论,以至于忘记了小说最根本的魅力应该来自鲜活的人物和自然流淌的故事。当读到结尾处那场刻意安排的悲剧时,我不禁怀疑:这到底是命运使然,还是作者强行安排的道德说教? 比起《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的灵动,《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显得太过匠气。福斯特在这部早期作品里暴露出的说教倾向和叙事技巧的生涩,让我读来如鲠在喉。或许正如书名所示,这部小说本就不该贸然涉足如此复杂的文化议题。
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
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
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
爱德华·摩根·福斯特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