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书籍
诗文
书单
上传书籍
暂无结果
知书客166869
2025年08月01日
龚氏此作,汇集四百味药性,编为歌括,便于记诵,然细究其中,未免简略疏漏。医理精深,岂能以俚语歌诀尽之?其分类杂沓,议论浅薄,不过供初学入门而已。至于所谓"四百味"者,亦多为寻常之品,珍贵药材反付阙如。通篇读来,但觉其取巧炫技之心炽,而济世活人之意淡。虽云便利,终非上乘之作也。
药性歌括四百味
知书房
药性歌括四百味
龚廷贤 著
立即阅读
推荐阅读
扁鹊心书
知书房
扁鹊心书
窦材 著
宋代窦材编撰于绍兴十六年(1146年)。托名扁鹊所传,故名。此书以重视经络和针灸疗法为特点。卷上介绍“黄帝灸法”“扁鹊灸法”及窦材灸法,在治法上比较强调扶阳,禁用寒凉之剂。卷中论及伤寒、阴毒、劳复、喉痹、虚劳、中风等100余种外感、内伤及临床各科杂病。卷下除续载部分病症外,“扁鹊神方”收有94方,分别介绍了其主治和服用法。其中相当数量的方剂不见于宋以前的医籍,并保留有我国较早的麻醉方剂—睡圣散,颇具参考价值。
医学源流论
知书房
医学源流论
徐大椿 著
二卷。清徐大椿撰。此书成于乾隆二十二年 (1757)。书中共分七门,为经络脏腑、脉、病、药、治法、书论、古今共九十九篇。内容涉及医学理、法、方、药等诸多方面,对 《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脉经》、《千金方》等医籍有所批评。明晰医学源流,论述精确。如认为病之名成千上万,而脉之象不过数十种,故必以望、闻、问三者参之。又如病同人异之辨,兼证兼病之别,亡阴亡阳之分,病有不愈不死,有虽愈必死,又有药误不即死,药性有古今变迁。《内经》司天运气之说不可拘泥,其说皆有可取之处。其中《人参论》等论尤深切简明。徐氏强调审证、求因、辨证用药,对临床颇有指导意义。是徐氏一生从事医学研究的经验之谈。但论中提出“言必本乎圣经,治必本乎古法”的论点,未免有其片面性,《四库全书总目》评曰:“有欲救俗医之弊而矫枉过直者,有求胜古人之心而大言失实者。”有乾隆二十二年 (1756)丰松斋初刻本、1913年上海中华图书馆 《徐氏医书十三种》本、《四库全书》本。
洗冤集录
知书房
洗冤集录
宋慈 著
《洗冤集录》,法医著作,又名《洗冤录》、《宋提刑洗冤集录》,4卷。南宋宋慈(惠父)著,成于淳祐七年(1247年)。全书由检验总说、验伤、验尸、辨伤、检骨等53项内容所组成;并对犯罪、犯罪侦察、保辜等有关断案、法吏检验格式程序等,亦详加论述。本书内容丰富,见解精湛,虽间有论析欠当之处,但绝大部分内容源于实践经验,是中国较早、较完整的法医学专书。后世诸法医著作多以本书为蓝本,或加注释,或予以增补,并对世界法医学的发展有过巨大贡献,曾先后译成荷兰、英、法、德等国文字。
精选书评
知书客468867
这本所谓的“歌括”,不过是把药性硬塞进四百韵脚罢了。我时常怀疑,难道李时珍当年也是这样捏着鼻子写的?桂枝如何变成了韵脚符号,人参怎么就成了平仄游戏,每每翻阅便如嚼蜡。那些号称是医家必背的顺口溜,实则不过是给庸医遮羞的幌子,念着好听,用着糊涂。古人用药讲究对症,今人治病却先背韵书,可笑!药方成了填词游戏。
药性歌括四百味
知书房
药性歌括四百味
龚廷贤
知书客823892
奇书,医道之精华。治病可用,保健也可用。入门者可读,资深者也可读。症状轻微时需记,病情危重时更需记。背药性不如懂药性,懂方剂不如用方剂。每味药物都有特性,每个配伍都有讲究。开方前要细读,用药时要常翻。药物相生相克之理,君臣佐使之法,尽在其中。四百味看似简单,实则包罗万象。学医者不可不读,行医者不可不用。
药性歌括四百味
知书房
药性歌括四百味
龚廷贤
知书客938676
有人从《药性歌括四百味》里看到的是治病救人的药方,有人记住的是简便实用的歌诀。而我翻开这本书,就像跟着一位老大夫在药房里走动,他一边抓药一边告诉我每味药的性子。这些流传几百年的经验,现在读来依然管用。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我们得接着用下去。在这个讲究快的年头,更需要这些实实在在的老方子。
药性歌括四百味
知书房
药性歌括四百味
龚廷贤
知书房
推荐阅读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
精选书评
知书房
知书房
知书房